某女性患者,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除后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理想。近日出现咬合疼痛。造成疼痛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牙槽嵴有骨尖B.咬合力过大C.牙槽嵴吸收后基托边缘过长D.黏膜有炎症E.咬合不平衡

题目

某女性患者,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除后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理想。近日出现咬合疼痛。造成疼痛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牙槽嵴有骨尖

B.咬合力过大

C.牙槽嵴吸收后基托边缘过长

D.黏膜有炎症

E.咬合不平衡


相似考题
更多“某女性患者,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除后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理想。近日出现咬合疼痛。造成疼痛的最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女性患者,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牙后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理想。半年前发现咀嚼效率下降。咀嚼效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患者年龄增加,出现肌无力
    B.疼痛所致
    C.人工牙面磨损
    D.咬合不平衡
    E.患者的心理因素所致

    答案:C
    解析:
    全口义齿使用一定年限后人工牙的面会发生磨损,造成咀嚼效率下降。

  • 第2题:

    患者,女性,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牙后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理想。半年前发现咀嚼效率下降。咀嚼效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患者年龄增加,出现肌无力
    B.疼痛所致
    C.人工牙面磨损
    D.咬合不平衡
    E.患者的心理因素所致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患者男,70岁。初戴全口义齿2周,疼痛,无法准确指出疼痛部位。检查:全口义齿固位良好,口腔黏膜未见明显压痛点。最有可能造成疼痛的原因是

    A:基托边缘过长
    B:模型组织面磨损
    C:咬合不平衡
    D:牙槽嵴骨尖
    E:垂直距离偏低

    答案:C
    解析:
    5个选项中首先可排除的是E。因为垂直距离过低通常不会导致黏膜压痛。而在其余四个选项中,A、B、D导致的黏膜压痛定位明确、局限,局部表现明显,均与本病例的情况不符。当存在咬合不平衡时,由于承托组织受力不均衡而导致压痛,而且由于基托松动或翘动,使得压痛不定位或弥散。所以,正确答案是C。

  • 第4题:

    某女性患者,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牙后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理想。半年前发现咀嚼效率下降。咀嚼效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患者年龄增加,出现肌无力
    B:疼痛所致
    C:人工牙牙合面磨损
    D:咬合不平衡
    E:患者的心理因素所致

    答案:C
    解析:
    全口义齿使用一定年限后人工牙的牙合面会发生磨损,造成咀嚼效率下降。

  • 第5题:

    女性患者,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牙后行上下颌500义齿修复,效果理想。半年前发现咀嚼效率下降。咀嚼效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患者年龄增加,出现肌无力
    B.疼痛所致
    C.人工牙面磨损
    D.咬合不平衡
    E.患者的心理因素所致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