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项不是突触传递的特征
A.容易受到内环境理化因素影响
B.兴奋通过突触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慢
C.多个突触后电位的总和达到阈电位才可以引发兴奋
D.兴奋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E.相对不疲劳性
第1题:
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较通过同样距离的神经纤维慢得多
B.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要有多个EPSP加以总和
C.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相同
D.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影响和易疲劳
E.兴奋在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单向进行
第2题:
关于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传递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B.突触传递需要的时间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差不多
C.在反射活动中,传入神经上的冲动频率往往与传出神经发出的冲动频率一致
D.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只有兴奋可以发生总和,而抑制不会发生总和
E.在突触传递过程中,易受内环境变化和药物的影响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下列关于兴奋的传递,叙述错误的是()
第6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生物活动调节的问题: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形式向前传导。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轴突末端,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到(),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第7题:
何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兴奋如何通过突触传递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兴奋在中枢通过突触传递的过程与机理)?
第8题:
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9题:
第10题:
兴奋在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单向进行
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较通过同样距离的神经纤维慢得多
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要有多个EPSP加以总和
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相同
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影响和易疲劳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突触传递的特征
A.单向传播
B.突触延搁
C.兴奋节律的改变
D.兴奋的总和
E.不易疲劳
第14题: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A.双向传递
B.突触延搁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后放
E.总和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关于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和在外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何不同?
第19题: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但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第20题:
兴奋通过化学性突触传递与通过神经纤维传导有何异同?意义何在?
第21题:
第22题:
单向性
易疲劳
双向性
后发放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第23题:
兴奋在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单向进行
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较通过同样距离的神经纤维慢得多
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要有多个EPSP的总和
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相同
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影响和易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