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PNF)中:慢反向
A.相互拮抗的肌肉的交替的等张收缩
B.接着作主动肌的等张收缩
C.拮抗肌与主动肌同时的等张收缩
D.增加运动模式中无力成分的活动范围与耐力
E.拮抗肌的等张收缩、松弛
第1题:
不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松弛技术的是
A、收缩松弛
B、被动旋转
C、维持-松弛
D、反复收缩
E、慢反向-维持-松弛
第2题:
PNF操作技术中,"特点为抵抗阻力做交替等长收缩,不产生运动"属于
A.等张组合
B.节律性起始
C.拮抗肌动态反转
D.拮抗肌节律性稳定
E.拮抗肌稳定性反转
第3题:
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PNF)中:节律稳定
A.相互拮抗的肌肉的交替的等张收缩
B.接着作主动肌的等张收缩
C.拮抗肌与主动肌同时的等张收缩
D.增加运动模式中无力成分的活动范围与耐力
E.拮抗肌的等张收缩、松弛
第4题: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的技术不包括
A.节律性稳定
B.反复收缩
C.关键点控制
D.收缩-松弛
E.慢反向-维持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PNF操作技术中,"特点为给予制约肌(拮抗肌)等张收缩的阻力,再让肌肉放松,以增加肌肉活动范围"属于()
第8题:
下列关于等张收缩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9题:
在机械被动牵张训练中,描述不正确的为()
第10题:
静态收缩就是肌肉收缩时,关节运动
动态收缩是肌肉收缩时关节不运动
等长收缩是指肌肉长度不变,张力改变,不产生关节活动的肌肉收缩
等张收缩是指肌肉张力不变但长度改变,不产生关节活动的肌肉收缩
协同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主动肌收缩而拮抗肌不收缩
第11题:
重复
保持-放松
收缩-放松
全范围的反复牵张
起始范围的反复牵张
第12题:
机械被动牵张:在实施牵张前收缩肌肉,在过程中放松肌肉,最后完全放松肌肉使之伸展,阻力降至最小
主动抑制牵伸的训练方式包括紧张肌的收缩-放松、伴随拮抗肌收缩的紧张肌收缩-放松、拮抗肌的收缩
主动抑制牵伸方式仅放松肌肉收缩性结构,对结缔组织无效,适合神经肌肉支配完整可自主控制者
机械被动牵伸可采用重锤、滑轮系统、夹板等,需要持续20分钟或更长时间
自我牵张是利用自身重量作为牵张力而进行的柔韧性训练
第13题:
PNF操作技术中,"特点为在肌肉做交替等张收缩时给予足够的阻力以防止活动"属于
A.等张组合
B.节律性起始
C.拮抗肌动态反转
D.拮抗肌节律性稳定
E.拮抗肌稳定性反转
第14题: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的技术不包括
A、节律性稳定运动
B、诱发协同运动
C、反复收缩
D、收缩松弛
E、慢反向-维持
第15题:
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PNF)中:慢反向-维持
A.相互拮抗的肌肉的交替的等张收缩
B.接着作主动肌的等张收缩
C.拮抗肌与主动肌同时的等张收缩
D.增加运动模式中无力成分的活动范围与耐力
E.拮抗肌的等张收缩、松弛
第16题:
下列关于等张收缩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变化而张力基本不变
B.等张收缩时有关节的运动
C.等张收缩时肌肉承受的负荷小于肌肉收缩力
D.等张收缩时肌肉承受的负荷等于肌肉收缩力
E.等张收缩时对物体作了功
第17题:
第18题:
PNF操作技术中,"特点为在肌肉做交替等张收缩时给予足够的阻力以防止活动"属于()
第19题:
针对肌肉收缩描述正确的是()
第20题:
PNF操作技术中,"特点为抵抗阻力做交替等长收缩,不产生运动"属于()。
第21题:
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变化而张力基本不变
等张收缩时有关节的运动
等张收缩时肌肉承受的负荷小于肌肉收缩力
等张收缩时肌肉承受的负荷等于肌肉收缩力
等张收缩时对物体作了功
第22题:
等张组合
节律性起始
拮抗肌动态反转
拮抗肌节律性稳定
拮抗肌稳定性反转
第23题:
适用于肌无力患者
适用于稳定性降低患者
在肌肉做交替等张收缩时给予足够的阻力以防止活动
关节活动度受限
适用于不能做等长肌肉收缩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