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的训练原则不正确的是
A.强化原始的反射活动
B.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C.改善运动模式
D.协调动作、精细动作的训练
E.抑制异常的反射活动
第1题:
此模式可导向静止姿势和动态姿势反应,是有利于发展运动技能的重要活动模式
A.原始反射模式
B.本体反射模式
C.前庭模式
D.皮肤介导模式
E.运动模式
第2题:
脑血管意外偏瘫的功能训练主要是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加强软弱肌肉力量训练,重点训练内容是肌肉锻炼。()
第3题:
下列关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原则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抑制异常反射活动
B.纠正异常运动模式
C.创建正常运动模式
D.加强较弱力量的训练
E.针对后遗症进行治疗
第4题:
第5题:
偏瘫的功能训练原则有()
A抑制异常的反射活动
B加强软弱肌肉力量的训练
C强化原始的反射活动
D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E打破异常的痉挛模式
第6题:
偏瘫的训练原则是()。
第7题:
下列关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原则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8题:
控制异常的反射活动
强化原始的反射活动
改善运动模式
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协调精细动作
第9题:
强化原始的反射活动
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改善运动模式
协调动作、精细动作的训练
抑制异常的反射活动
第10题:
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动和肌痉挛
改善肌群间协调功能和运动控制
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打破异常的痉挛模式
加强软弱肌肉力量的训练
第11题:
此模式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大部分有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但如果存在过久则可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这种模式也可用于临床治疗
A.原始反射模式
B.本体反射模式
C.前庭模式
D.皮肤介导模式
E.运动模式
第12题:
A.训练和加强正常的运动模式
B.抑制病理运动模式
C.利用病理运动模式
D.应用多种皮肤刺激以引起运动反应
E.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协调化的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改善患儿功能
第13题: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PNF)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重点是
A.增强肌力
B.通过螺旋模式运动改善平衡协调功能
C.通过最大阻抗,快速牵伸与螺旋对角模式易化正常运动
D.加大关节活动范围
E.通过对角模式运动,加大肢体活动范围
第14题:
第15题:
运动再学习疗法的重点是()
第16题:
患者,女,57岁,突发右侧肢体乏力2天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右侧肢体轻偏瘫,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左侧肢体功能未见异常。入院头颅CT报告"左侧基底节缺血性脑梗死"。对该患者的康复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第17题:
患者,男性,60岁,突发右侧肢体乏力2小时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对答切题,右侧肢体轻偏瘫,腱反射活跃,右侧Babinski征(+),左侧肢体功能未见异常。入院头颅CT报告“左侧基底节缺血性脑梗死”。对该患者的康复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第18题:
利用原始反射,诱导随意运动出现
增强患侧肢体肌张力的训练
增强患侧肢体肌力的训练
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增强患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建立健侧代偿运动模式
第19题:
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右侧肢体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
利用腱反射,诱导随意运动
及早消除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
增强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训练,为建立左侧肢体代偿运动模式做准备
第20题:
抑制异常的反射活动
加强软弱肌肉力量的训练
强化原始的反射活动
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打破异常的痉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