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果6合向伸长,应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I4作基牙B.设计半固定桥C.减小桥体颊舌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果第二双尖牙(第二前磨牙)牙根较短,支持力不足,最佳的固定桥设计是

    A.桥体牙合面减径

    B.增加第一双尖牙作基牙

    C.增加第三磨牙作基牙

    D.缺隙近中为可动连接体

    E.减轻第二双尖牙咬合力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如果右上6伸长,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4做基牙

    B.设计半固定桥

    C.减小桥体颊舌径

    D.减少桥体厚度

    E.调磨右上6


    正确答案:E

  • 第3题:

    如果第二双尖牙牙根较短,支持力不足,最佳的固定桥设计是

    A.桥体 面减径

    B.增加第一双尖牙作基牙

    C.增加第三磨牙作基牙

    D.缺隙近中为可动连接体

    E.减轻第二双尖牙咬合力


    正确答案:B
    固定桥如果一侧基牙较弱,则考虑增加基牙。增加的基牙应在较弱的基牙一侧。因此B是最佳的选择。

  • 第4题:

    共用题干
    男,54岁。缺失3个月,残冠,已作根管充填。

    如果牙合向伸长,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做基牙
    B:设计半固定桥
    C:减小桥体颊舌径
    D:减小桥体厚度
    E:调磨

    答案:E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固定桥的设计与修复前准备。题13:缺失,如果基牙牙周健康,设计固定桥不存在基牙支持问题,远中基牙倾斜时的主要难度是两个基牙要取得共同就位道。题14:选择固位体时,嵌体和高嵌体的固位力较差,全冠的固位力最佳。3/4冠的固位力介于嵌体与全冠之间。但是,如果采用全冠固位体,由于同样近中倾斜,使得的就位道无法向远中调整。采用改良的3/4冠做固位体,即3/4冠覆盖其颊、舌、牙合面和近中邻面,而不覆盖远中邻面,可避免对就位道的影响。故正确答案应选E。题15:牙合向伸长,将造成上颌牙合曲线形状异常,咬合负担重,固定桥曲度大,桥体强度不够,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基牙受扭力大,造成修复失败。采取半固定桥的方式可解决就位道的问题,增加基牙和桥体减径可减轻咬合负担,但对于防止固定桥弯曲变形,减轻基牙扭力,效果最佳的措施应是调磨,使其高度恢复正常,即恢复上颌正常的牙合曲线。减小桥体厚度会使其更容易发生弯曲。正确答案是E。

  • 第5题:

    一患者,缺失3个月,残冠,已做根管充填。

    如果向伸长,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力做基牙
    B.设计半固定桥
    C.减小桥体颊舌径
    D.减小桥体厚度
    E.调磨

    答案:E
    解析:
    1.因为向近中倾斜,因此在采用固定桥修复时,获得残冠和的共同就位道会比较困难。向近中倾斜虽也会导致基牙支持力减弱,因为倾斜后承受力的牙周膜面积减小,但这不会成为修复的难点,因此B错误。恢复咬合关系,桥体设计,固定桥的强度都不是固定桥修复的难点。因此本题应选A。

  • 第6题:

    一患者,缺失3个月,残冠,已作根管充填。

    如果向下伸长,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做基牙
    B.设计半固定桥
    C.减小桥体颊舌径
    D.减小桥体厚度
    E.调磨

    答案:E
    解析:
    1.因为向近中倾斜,因此在采用固定桥修复时,获得残冠和的共同就位道会比较困难。向近中倾斜虽也会导致基牙支持力减弱,因为倾斜后承受力的牙周膜面积减小,但这不会成为修复的难点,因此B错误。恢复咬合关系,桥体设计,固定桥的强度都不是固定桥修复的难点。故选A。考点:固定桥修复的设计
    2.因均近中倾斜并接触良好,所以与取得共同就位道会出现困难,因此可将的固位体设计为保留远中邻面的改良3/4冠,这样可减少牙体组织的磨除,并易取得共同就位道。铸造金属全冠和金属烤瓷全冠不易取得共同就位道,因此A、B错误。嵌体与高嵌体固位力较弱,因此C、D错误。故应选E。考点:固定桥修复的设计
    3.向伸长,将造成上颌曲线形状异常,最终造成修复失败。所以此时的修复采取的最佳措施应是调磨,使其长度恢复正常,即恢复上颌正常的曲线,所以E正确。考点:固定桥修复的牙体预备

  • 第7题:

    女性患者,32岁,缺失,单端固定桥(无),戴2年余,近期自觉基牙松动,冷热疼痛不适,查:松动Ⅰ度,固位体面穿孔,深龋洞,边缘不密合,牙龈充血,红肿

    如果采取固定修复方式,如何减轻基牙负担
    A.增加桥体金属层厚度
    B.减小桥体颊舌径及长度
    C.固位体与基牙密合
    D.都对
    E.固位体边缘高度抛光

    答案:B
    解析:

  • 第8题:

    患者男,30岁。缺失,稳固,右下5牙周条件差,当设计双端固定桥时,应当

    A.最好设计全冠固位体
    B.最好设计冠内固位体
    C.适当降低桥体合面的牙尖斜度
    D.增加作基牙
    E.适当减少桥体颊舌径

    答案:D
    解析:
    该患者牙周条件较差,因此需要增加共同作为基牙承担咬合力,降低桥体牙尖斜度或者颊舌径的方法虽然可以减轻基牙负担,但是同时会导致咀嚼效率降低,不宜采用,因此此题应选D。

  • 第9题:

    患者男,60岁。缺失3个月,残冠,已做根管充填。

    如果伸长,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做基牙
    B.设计半固定桥
    C.减小桥体颊舌径
    D.减小桥体厚度
    E.调磨

    答案:E
    解析:

    1.因为向近中倾斜,因此在采用固定桥修复时,获得残冠和的共同就位道会比较困难。向近中倾斜虽也会导致基牙支持力减弱,因为倾斜后承受力的牙周膜面积减小,但这不会成为修复的难点,因此B错误。恢复咬合关系,桥体设计,固定桥的强度都不是固定桥修复的难点。因此本题应选A。
    2.因均近中倾斜并接触良好,所以取得共同就位道时会出现困难,因此可将的固位体设计为保留远中邻面的改良3/4冠,这样可减少牙体组织的磨除,并易取得共同就位道。铸造金属全冠和金属烤瓷全冠不易取得共同就位道,因此A、B错误。嵌体与高嵌体固位力较弱,因此C、D错误。故应选E。
    3.向伸长,将造成上颌曲线形状异常,最终造成修复失败。所以此时的修复采取的最佳措施应是调磨,使其长度恢复正常,即恢复上颌正常的曲线,所以E正确,应选答案E。

  • 第10题:

    下列哪项措施不能减小固定桥桥体所受牙合力?()

    • A、减小桥体颊舌径
    • B、增加桥体牙尖斜度
    • C、加深桥体牙合面窝沟
    • D、扩大桥体与固位体间的外展隙
    • E、消除桥体早接触及牙合干扰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患者女性,32岁,6|单端固定桥(无8|)戴用2年余,近期自觉基牙松动,冷热痛不适,查:6|松动,固位体面穿孔,深龋洞,边缘不密合,牙龈充血,红肿如果采取固定修复方式,如何减轻基牙负担()。

    • A、减小桥体颊舌径及长度
    • B、增加桥体金属层厚度
    • C、固位体基牙密合
    • D、固位体边缘高度抛光
    • E、都对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单选题
    后牙双端固定桥修复时,为减小基牙的负担,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增加桥体厚度

    B

    增大桥体龈底与黏膜接触面积

    C

    适当减小桥体颊舌径

    D

    减小桥体近远中径

    E

    降低桥体咬合


    正确答案: E
    解析:
    为了减轻基牙的负担,要求桥体的颊舌径略窄于原缺失牙者,一般为缺失牙宽度的2/3,基牙条件差时,可减至缺失牙宽度的1/2。

  • 第13题:

    固定桥桥体为减轻基牙负担应采取

    A.减小桥体的颊舌径宽度

    B.降低功能牙尖的牙尖斜度

    C.扩大外展隙

    D.选用无尖牙

    E.尽可能减少桥体的接触面积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后牙双端固定桥修复时,为减小基牙的负担,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桥体厚度

    B、增大桥体龈底与黏膜接触面积

    C、适当减小桥体颊舌径

    D、减小桥体近远中径

    E、降低桥体咬合


    参考答案:C

  • 第15题:

    为减轻桥体所承受的牙合力而采取的措施中无效的是

    A:减小桥体颊舌径宽度
    B:牙合面添加副沟、加深颊舌沟
    C:加厚桥体金属层
    D:扩大桥体与固位体之间舌外展隙
    E:降低非功能尖斜度

    答案:C
    解析:
    减小桥体颊舌径宽度,可减小牙合面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桥体的牙合力。添加副沟、加深颊舌沟、扩大外展隙等有利于食物排溢,可减小桥体受力。降低非功能尖斜度可减小桥体所受牙合力的侧向分力。因此选项A、B、D、E均可有效减小桥体受到的牙合力。而选项C只能增加桥体的强度,但不能减小桥体受力,故正确答案应选C。

  • 第16题:


    患者,女,42岁,缺失3个月,要求固定修复

    如果牙根较短,最佳的固定桥设计是
    A.桥体面减径
    B.增加作基牙
    C.增加作基牙
    D.缺隙近中设计为可动连接体
    E.减轻咬合力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后牙固定桥修复时,为减少基牙负担,下列哪项措施是正确的

    A.减小桥体颊舌径
    B.减小桥体近远中径
    C.增加桥体龈端与牙槽嵴的接触面积
    D.减小桥体与牙槽嵴的接触面积
    E.减小桥体与对牙的接触关系

    答案:A
    解析:

  • 第18题:

    一患者,缺失3个月,残冠,已做根管充填。

    如果向伸长,应采取的措施是
    A.调磨
    B.减少桥体厚度
    C.设计半固定桥
    D.增加做基牙
    E.减少桥体颊舌径

    答案:A
    解析:

  • 第19题:

    固定桥修复时,对减轻基牙负担没有帮助的是:( )

    A.减小桥体牙合面的颊舌径
    B.减小桥体龈端与黏膜的接触面积
    C.扩大桥体和固位体间的舌外展隙
    D.适当降低桥体非功能尖的斜度

    答案:B
    解析:

  • 第20题:

    共用题干
    男,48岁。右下第一磨牙缺失3个月,余留牙健康,拟固定义齿修复。

    如果牙根较短,支持力不足,固定桥修复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桥体牙合面减径
    B、增加作基牙
    C、增加作基牙
    D、改为单端桥
    E、减轻咬合力

    答案:B
    解析:
    题12:要决定是否符合作固定桥基牙的条件,可通过口内检查了解其临床牙冠的大小、形态、排列位置、咬合关系、松动度等。通过X线牙片检查其牙周支持状况,包括牙槽骨高度、骨吸收程度、牙根长度、牙髓治疗情况、根尖状况等。倒凹的位置不是决定固定桥基牙的条件。正确答案应选E。题13:牙根短,牙周支持能力弱,会造成固定桥两端支持力相差悬殊,对损害较大。改为单端桥对损害较大。设法减轻咬合力,虽可适当减轻其负担,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增加基牙,以减轻的负担,增加的基牙应位于牙周支持力差的一端,所以应增加,而不是。正确答案是B。题14:当双端固定桥的一端基牙倾斜时,其最大的问题是因为两端基牙长轴方向不一致,为了取得共同就位道,需磨除大量的牙体组织。如果磨除牙体组织过多,容易导致牙本质敏感症,甚至露髓。而且,由于倾斜度过大,使得基牙承受的咬合力过于偏离牙长轴,不利于牙周组织健康。由此可知,最大障碍应是共同就位道的获得。与固位形、固位力、咬合关系无关。是否损伤牙髓,在适应证选择和牙体预备时必须得到控制。正确答案是B。题15:当牙槽嵴骨缺损多时,后牙桥应采用悬空式桥体,其他桥体类型不适用。正确答案是D。

  • 第21题:

    患者缺失3个月,要求固定修复

    如果第二双尖牙牙根较短,支持力不足,最佳的固定桥设计是
    A.增加第三磨牙作基牙
    B.缺隙近中为可动连接体
    C.桥体合面减径
    D.减轻第二双尖牙咬合力
    E.增加第一双尖牙作基牙

    答案:E
    解析:

  • 第22题:

    患者,男,右下4、5缺失,右下1、2、3、6、7活髓牙,叩(-),松(-),无牙周疾患,缺牙区牙槽嵴丰满,现设计右下3、4、5、6固定烤瓷桥修复。关于桥体牙合面设计,以下说法哪项正确?()

    • A、增加牙尖斜度,减少或减浅颊舌沟,尽量增加咀嚼效率
    • B、减少固位体之间的舌外展隙,减少食物溢出道,以恢复殆力
    • C、采用减径设计,只恢复原牙合面的90%面积
    • D、采用减径设计,只恢复原牙合面的75%面积
    • E、采用减径设计,只恢复原牙合面的50%面积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如果采取固定修复方式,如何减轻基牙负担?(  )
    A

    减小桥体颊舌径及长度

    B

    增加桥体金属层厚度

    C

    固位体与基牙密合

    D

    固位体边缘高度抛光

    E

    都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