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12岁,因“双侧后牙松动6个月”来诊。口腔检查:全口牙菌斑、牙石量少,牙龈炎症轻微,探及双侧第1恒磨牙深牙周袋,探诊出血(+)。为明确诊断,应行的检查项目有A、X线片
B、全景片
C、牙髓活力电测试
D、咬诊
E、染色检查
F、备洞试验
该疾病典型损害的X线片表现为A、第1恒磨牙的邻面有垂直型骨吸收
B、第1恒磨牙的邻面有水平型骨吸收
C、上颌前牙区的垂直型骨吸收
D、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
E、第1恒磨牙牙槽骨的弧形吸收
F、上颌前牙区的水平型骨吸收
治疗的注意事项有A、早期、彻底消除感染
B、可早期固定松牙
C、彻底的牙周基础治疗
D、强调维护期的菌斑控制
E、应用全身抗生素
F、可在深牙周袋内放置缓释的抗菌制剂
第1题:
第2题:
女性,44岁,下前牙牙齿松动1年。检查:左、右下中切牙松动Ⅰ°,牙石(++),牙龈退缩2mm,边缘红,质软,探诊深度5mm,全口其他牙的牙石(+)~(++),牙龈缘水肿,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4~6mm,牙齿未见松动。在确诊前还应进行的最重要的检查是()
第3题:
血常规检查
骨髓细胞学检查
局部活检
了解病史
口腔检查
第4题:
血常规
询问家族史
龈下菌斑涂片
口腔卫生习惯
X线片
第5题:
牙髓活力电测试
牙髓活力冷、热测试
X线检查
咬诊
诊断性麻醉
第6题:
青少年牙周炎
妊娠性龈炎
药物性牙龈增生
青春期龈炎
牙间乳头炎
第7题:
拔牙3个月后,待牙槽骨修复完成
牙周治疗,炎症完全消除后
口腔卫生维护好
去除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
拔牙6个月以后
第8题:
探诊根面形态
探诊出血
X线片
牙齿松动度
探查龈下牙石
第9题:
复合树脂夹板
可摘式夹板
固定式夹板
弧形夹板
直线形夹板
第10题:
遗传因素
吐舌习惯
药物敏感
上唇过长
菌斑刺激
第11题:
种植体及天然牙周围的软硬组织健康状况
种植体稳定性
修复体完整性和稳定性
菌斑控制及牙周控制情况
全身健康状况
第12题:
女性,26岁,右下后牙牙龈易出血1个月,可自行止住。检查:牙石(+),近中见树脂充填,探及充填物悬突,间龈乳头充血,探诊易出血。右下后牙临床症状的主要促进因素是()
第13题:
患者,男,54岁,近2年多数牙逐渐松动,尤其是下前牙咀嚼功能下降明显。检查:口腔卫生较差,牙石(+++),多数牙龈红肿,探诊出血,探及浅牙周袋,双侧下颌456松动Ⅰ度,双侧上下颌12松动Ⅱ度,其余牙无明显松动。下列牙周夹板设计中应选择()
第14题:
简单袋
复杂袋
1壁骨袋
3壁骨袋
混合壁袋
第15题:
牙龈切除术
内分泌治疗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服用抗生素
局部使用消炎防腐药
第16题:
控制菌斑
彻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
牙周袋及根面局部药物治疗
牙周手术治疗
待松动牙自行脱落后修复
第17题:
青春期龈炎
萌出性龈炎
侵袭性龈炎
增生性龈炎
急性龈乳头炎
第18题:
探诊牙周袋深度(PD.>5mm
X线片:上第1磨牙牙周膜增宽
X线片:上第1磨牙牙槽骨垂直吸收
牙龈退缩
切牙间隙增大
第19题:
有牙周炎病史
有深牙周袋
牙龈呈椭圆形隆起,波动感
伴明显的牙齿松动
脓肿局限于龈乳头及龈缘
第20题:
牙列拥挤
牙菌斑
食物嵌塞
内分泌水平改变
创伤
第21题:
因患牙周炎,不管骨量如何,都不应该行种植修复
骨量不足时考虑引导性骨再生或下牙槽神经解剖术进行骨增量
牙周炎应彻底控制
软组织量不足时考虑游离龈移植术
邻牙松动时,应全面考虑,视疗效及感染控制情况决定是否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