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铸件出现砂眼的措施是
A.合理设置铸道
B.防止铸道与铸型内壁形成较尖锐的棱角
C.增强包埋料的抗冲击强度
D.提高铸型焙烧温度
E.延长铸型焙烧时间
第1题:
铸件适合性差是指
A.铸造支架与工作模型之间出现间隙
B.熔模经包埋、铸造后所获得的铸件某些部位缺损
C.铸件(或铸道)上可看到明显的断裂纹
D.铸件上有气孔
E.熔模经包埋、铸造后的铸件表面形成了原熔模没有的金属突起
第2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铸件产生偏析的原因
A、合金过熔
B、包埋料与铸造合金匹配性差
C、铸造后铸型冷却过慢
D、铸道设置不当
E、用离心铸造方法在合金成分比重差较大时易产生
第3题:
技师焙烧铸圈时将铸道口向上放置可能造成铸件出现
A.砂眼
B.气孔
C.缩孔
D.冷隔
E.毛刺
第4题:
金属桥用栅栏式的铸道其优点
A.各个铸道的长度一致,有利于防止收缩变形
B.各个铸道的长度一致,有利于铸件的切割
C.各个铸道的长度一致,有利于包埋
D.各个铸道的长度一致,有利于铸造
E.各个铸道的长度一致,有利于操作
第5题:
下列铸件产生偏析的原因是( )。
A、合金过熔
B、铸道设置不当
C、包埋料与铸造合金匹配性差
D、用离心铸造方法在合金成分比重差较大时易产生
E、铸造后铸型冷却过慢
第6题:
第7题:
可引起砂眼的是()。
第8题:
金属桥用栅栏式的铸道其优点()。
第9题:
关于铸道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包埋料不纯,耐火度不够
铸模腔内壁脱砂
包埋料过稀
打磨铸件方法不当
包埋料透气性差
第11题:
合金过熔
铸道设置不当
包埋料与铸造合金匹配性差
用离心铸造方法在合金成分比重差较大时易产生
铸造后铸型冷却过慢
第12题:
铸道与铸件的连接处
铸件的大连接体处
铸件蜡型比较厚的地方
铸件的任何部位
铸件的网状结构处
第13题:
铸造不全是指
A.铸造支架与工作模型之间出现间隙
B.熔模经包埋、铸造后所获得的铸件某些部位缺损
C.铸件(或铸道)上可看到明显的断裂纹
D.铸件上有气孔
E.熔模经包埋、铸造后的铸件表面形成了原熔模没有的金属突起
第14题:
铸道设置原则中错误的是
A.不能破坏邻接关系
B.铸道的直径、长度应满足铸件的质量要求
C.铸道在熔模最厚处连接
D.铸道的直径一般为1mm
E.不能破坏咬合面的形态
第15题:
金属凝固时产生的液态和凝固收缩造成铸件内部或表面形成缩孔,预防缩孔的主要方法有
A.合理安插铸道,铸道的长度和直径与铸件大小、厚薄相适宜
B.熔模应注意避开铸圈热中心区
C.掌握好铸造时机
D.合金投入量要足
E.每次熔金前,严格仔细地清理坩埚内残存合金渣
第16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铸件产生偏差的原因
A、合金过熔
B、铸道设置合理
C、包埋料与铸造合金匹配性差
D、铸造后铸型冷却过慢
E、用离心铸造方法在合金成分比重差较大时易产生
第17题:
第18题:
下列各项是铸件产生偏折的原因的是()
第19题:
砂眼一般出现在铸件的什么位置()
第20题:
技师焙烧铸圈时将铸道口向上放置可能造成铸件出现()。
第21题:
铸道蜡型与蜡铸件连接牢固、圆滑、无弯角
主铸道直径约为6~8mm
分铸道直径约为6~8mm
铸件体积大者,铸道应加粗
蜡型四周可加细小蜡条作为逸气道
第22题:
合金过熔
包埋料与铸造合金匹配性差
铸造后铸型冷却过慢
铸道设置恰当
用离心铸造方法在合金成分比重差较大时易产生
第23题:
合金过熔
铸道设置不当
包埋料与铸造合金匹配性差
用离心铸造方法在合金成分比重差较大时易产生
铸造后铸型冷却过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