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性患者,30岁,因|6——龋坏拔除,给予2%利多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未行注射器回抽,注射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恶心、气急、全身湿冷、脉快、血压升高,可能的原因是A.低血糖反应B.麻药过敏C.麻药中毒D.肾上腺素反应E.过于紧张、恐惧

题目

某男性患者,30岁,因|6——龋坏拔除,给予2%利多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未行注射器回抽,注射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恶心、气急、全身湿冷、脉快、血压升高,可能的原因是

A.低血糖反应

B.麻药过敏

C.麻药中毒

D.肾上腺素反应

E.过于紧张、恐惧


相似考题
更多“某男性患者,30岁,因|6——龋坏拔除,给予2%利多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未行注射器回抽,注射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男,30岁,因下颌第一恒磨牙龋坏拔除,给予2%利多卡因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未行注射器回抽,注射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恶心、气急、全身湿冷、脉快、血压升高,可能的原因是

    A.低血糖反应

    B.麻药过敏

    C.麻药中毒

    D.肾上腺素反应

    E.过于紧张、恐惧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患者,男,30岁,因下颌第二磨牙残根拔除,给予2%利多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未行注射器回抽,注射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多话、恶心、呕吐、多汗、血压上升,造成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患者饥饿、疲劳及全身健康较差
    B.中毒反应
    C.过敏反应
    D.血肿
    E.神经损伤

    答案:B
    解析:
    临床上发生局麻药中毒,常因用药量或单位时间内注射药量过大,以及直接快速注入血管而造成。中毒反应的表现可归纳为兴奋型与抑制型两类:兴奋型表现为烦躁不安、多话、颤抖、恶心、呕吐、气急、多汗、血压上升,严重者出现全身抽搐、缺氧、发绀;抑制型上述症状多不明显,迅速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志不清,随即呼吸、心跳停止。

  • 第3题:

    患儿女.7岁,左下颌乳侧切牙松Ⅲ。,侧切牙已于舌侧萌出牙冠的1/4,乳牙拔除时应选择的麻药及麻醉方式

    A.2%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行左侧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
    B.2%利多卡因行唇、舌侧局部浸润麻醉
    C.2%普鲁卡因行唇、舌侧局部浸润麻醉
    D.2%丁卡因行局部表面麻醉
    E.2%含肾上腺素普鲁卡因行左侧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某男性患者,30岁。因龋坏拔除,给予2%利多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未行注射器回抽,注射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多话、颤抖、恶心、气急、全身湿冷、脉速、血压升高。可能的原因是

    A.低血糖反应
    B.麻药过敏
    C.麻药中毒
    D.肾上腺素反应
    E.过于紧张、恐惧

    答案:C
    解析:
    行阻滞麻醉没有做回抽动作,可能使麻醉药物注射入血管,引起麻醉药物中毒。该患者为麻药中毒症状。

  • 第5题:

    某男性患者,30岁。因龋坏拔除,给予2%利多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未行注射器回抽,注射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多话、颤抖、恶心、气急、全身湿冷、脉速、血压升高。可能的原因是

    A:低血糖反应
    B:麻药过敏
    C:麻药中毒
    D:肾上腺素反应
    E:过于紧张、恐惧

    答案:C
    解析:
    行阻滞麻醉没有做回抽动作,可能使麻醉药物注射人血管,引起麻醉药物中毒。该患者为麻药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