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天地之问,莫贵于民”。这表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A.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
C.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D.坚持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第1题:
第2题: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暴民”、“虐民”,他是()
第3题: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的观点体现了法家思想。
第4题:
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为轻”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第5题:
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①“政在得民”;②“民贵君轻”;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第6题:
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先秦思想家是()
第7题:
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
第8题:
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想包括()
第9题:
民本思想
惠民思想
忧患意识
广纳民谏、听政于民的执政理念
第10题:
信民
富民
爱民
教民
治民
第11题:
使民以时
修己安人
民为邦本
民贵君轻
第12题:
周公
子产
邓析
韩非
第13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体现了作者的()
A民本思想
B惠民思想
C忧患意识
D广纳民谏、听政于民的执政理念
第14题:
《谷梁传》的民本思想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15题:
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第16题: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材料体现的是()。
第17题:
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先秦思想家是()。
第18题:
黄宗羲《原臣》指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在“君”“民”关系的论述中,与以往民本思想的不同点是()
第19题:
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其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的是()。
第20题:
《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氏,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对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孔子
孟子
墨子
老子
第23题:
子产
叔向
慎到
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