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悬而未决”是A.唯物主义观点B. ”相关问题
  • 第1题:

    自科索沃单方面__________独立后,在科索沃战争中以“人道主义”名义打击前南政府的美国等北约国家__________承认科索沃的独立主权国家地位。塞尔维亚多次表示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因此科索沃独立问题一直 。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宣称拒绝 以邻为壑

    B.宣布相继 悬而未决

    C.声称.被迫 贻人口实

    D.宣告 陆续 一相情愿


    正确答案:B
    科索沃公开正式地表示要独立,第一空的四个词语都可以使用。显然北约国家很乐意见其独立,排除A、C项。科索沃的独立是单方面的,塞尔维亚政府坚决反对,因此其独立问题仍然是没有得到解决的,第三空选择“悬而未决”,B项正确。

  • 第2题: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B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 第3题: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常识。第二步,“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意为世界是由运动着的物质构成,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运动的,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运动,除此以外,再无其他,所以是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因此,选择B选项。

  • 第5题: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种观点是(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这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D
    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的观点。【应试指导】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一切物质的存在方式,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脱离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和主体,无物质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 第7题:

    对《砌体规范》的理解,有哪些悬而未决存在争议的问题?


    正确答案:收集到下面一些问题:(1)规范表3.2.5-1中规定的弹性模量E与f有关,这里的f是不是也用调整后的值?(2)"处理意见"中称,"对表3.2.1-3注2和3当满足第6.2.10条的规定时可不予折减",由于6.2.10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执行,那么,表3.2.1-3的注2和注3还有没有意义?(3)配筋砌体承载力计算时用到的高厚比β,要不要考虑规范表5.1.2的修正系数787(4)规范第5.2节局部受压的5.2.4条、5.2.5条中求口。用到的f,要不要考虑小面积引起的折减?

  • 第8题: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观点
    • B、唯心主义观点
    • C、形而上学观点
    • D、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观点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在工程项目冲突处理方式中,适用缓和或调停的处理方式的是()

    • A、需要解决问题的不同层面
    • B、面对冲突带来的损失会大于解决冲突带来的利益
    • C、解决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 D、需要平衡参与各方的利益
    • E、项目经理无法做出解决冲突的决策

    正确答案:A,C,D,E

  • 第10题:

    商务谈判结束的方式主要有()。

    • A、中止
    • B、破裂
    • C、成交
    • D、悬而未决

    正确答案:A,B,C

  • 第11题:

    多选题
    商务谈判结束的方式主要有()。
    A

    中止

    B

    破裂

    C

    成交

    D

    悬而未决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对较重大或谈判结果对一方或双方有重大影响的谈判,涉及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时一般采用()谈判方式。
    A

    间接谈判

    B

    直接谈判

    C

    横向谈判

    D

    纵向谈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 )。

    A.实践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C.世界观和方法论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B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准确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故选B。

  • 第14题:

    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属于

    A.一切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彻底唯心主义的观点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认为“个人的主观性”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列宁指出:“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这一观点表明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选择论
    B.反映论
    C.建构论
    D.创造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
    【正确分析】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鈞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并非所有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反映论,但所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干扰分析】“选择论”认为,认识是主体积极地、能动地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改造的结果。“建构论”认为,认识不是主体刻板地接受外界刺激的结果,而是以主体的智力结构为中介,把认识对象纳入自己的结构中,从而达到对对象的理解。“创造论”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创造,认识活动的实质就是在主观之内创造主观之外的客观事物。但是“选择”、“建构”、“创造”等等其实都是“反映”的不同形式、要素和环节,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即使把它们全部整合起来也没有穷尽“反映”的所有形式、要素和环节,更不可能用其中一种去代替“反映”。因此,ACD选项错误。

  • 第17题: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D
    解析:

  • 第18题:

    认为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这一观点是(  )。
    A.朴素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答案:D
    解析:
    唯物主义的特点是坚持物质第一性,唯心主义把意识看作是世界的本质,所以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第19题:

    “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悬而未决”是()

    • A、唯物主义观点
    • B、不可知论观点
    • C、可知论观点
    • D、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对较重大或谈判结果对一方或双方有重大影响的谈判,涉及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时一般采用()谈判方式。

    • A、间接谈判
    • B、直接谈判
    • C、横向谈判
    • D、纵向谈判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上述观点属于() ①唯物主义 ②唯心主义 ③不可知论 ④可知论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悬而未决”是()
    A

    唯物主义观点

    B

    不可知论观点

    C

    可知论观点

    D

    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对《砌体规范》的理解,有哪些悬而未决存在争议的问题?

    正确答案: 收集到下面一些问题:(1)规范表3.2.5-1中规定的弹性模量E与f有关,这里的f是不是也用调整后的值?(2)"处理意见"中称,"对表3.2.1-3注2和3当满足第6.2.10条的规定时可不予折减",由于6.2.10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执行,那么,表3.2.1-3的注2和注3还有没有意义?(3)配筋砌体承载力计算时用到的高厚比β,要不要考虑规范表5.1.2的修正系数787(4)规范第5.2节局部受压的5.2.4条、5.2.5条中求口。用到的f,要不要考虑小面积引起的折减?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