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患者学习独立转移的时机要适当
B.患者应熟悉转移活动的周围环境
C.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辅助量应逐渐减少
D.转移练习中患者与指导者之间应互相信任
E.转移技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求尽量独立
第1题:
A.卫生间的门应足够宽,没有门槛,以方便轮椅出入
B.卫生间应较大,能允许轮椅有一些活动空间
C.马桶应十分稳定,旁边的墙上应安装有安全扶手,以利患者转移及大小便时稳定躯干
D.仅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E.以上均对
第2题:
A.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尤其是四肢瘫患者转移时
B.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轮椅转移时必须先制动,活动床转移时应先锁住床的脚轮,椅子转移时应将其置于最稳定的位置
C.轮椅和床之间转移时,靠床一侧的轮椅扶手要卸下,轮椅脚踏板要向旁移开,否则会碰到患者踝部,导致皮肤擦伤
D.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若两者之间有距离,则不能进行独立转移
E.床垫越硬越好
第3题:
A.床上体位转移训练
B.坐位与立位之间的转移
C.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D.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
E.轮椅与浴盆之间的转移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关于脊髓损伤患者轮椅与马桶之间转移的条件,错误的是()。
第7题:
有关独立转移的原则,正确的是()。
第8题:
关于体位转移方法的选择原则,不正确的是()。
第9题:
床垫、坐垫应柔软、舒适
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
轮椅和床之间转移时,轮椅的扶手可不必卸下
有多种转移方法可供选择时,以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为首选
患者应尽早进行独立转移方法的学习
第10题:
床上体位转移训练
坐位与立位之间的转移
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
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
轮椅与浴盆之间的转移
第11题:
患者学习独立转移的时机要适当
患者应熟悉转移活动的周围环境
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辅助量应逐渐减少
转移练习中患者与指导者之间应互相信任
转移技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求尽量独立
第12题:
卫生间的门应足够宽,没有门槛,以方便轮椅出入
卫生间应较大,能允许轮椅有一些活动空间
马桶应十分稳定,旁边的墙上应安装有安全扶手,以利患者转移及大小便时稳定躯干
仅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仅T1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第13题:
A.卫生间的门应足够宽,没有门槛,以方便轮椅出入
B.卫生间应较大,能允许轮椅有一些活动空间
C.马桶应十分稳定,旁边的墙上应安装有安全扶手,以利患者转移及大小便时稳定躯干
D.仅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E.仅T1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第14题:
A.无论患者残疾程度如何,均应训练其独立转移能力
B.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帮助量都是越少越好
C.被动转移作为最后选择的转移方法
D.患者残疾较重或存在认知障碍时不要勉强训练其独立转移活动
E.转移频繁时应使用升降机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关于体位转移方法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进行独立转移时,错误的是()。
第19题:
转移训练的禁忌证是指()
第20题:
可以独立转移训练的适应证是指()
第21题:
患者能独立转移时则尽量不要帮助
能提供少量帮助时则不要提供大量帮助
被动转移作为最后选择的方法
患者残疾较重或存在认知障碍时不要勉强训练其独立转移活动
转移频繁时应使用升降机
第22题:
患者能独立转移时则尽量不要帮助
能提供少量帮助时则不要提供大量帮助
被动转移作为最后选择的方法
患者残疾较重或存在认知障碍时不要勉强训练其独立转移活动
转移频繁时应选用升降机
第23题:
偏瘫患者在独立由坐位进出浴盆时,患者驱动轮椅与浴盆成45度角
四肢瘫患者在床与轮椅之间转移时与床成20——30度角
截瘫患者在轮椅与座椅之间的转移训练时,两椅互成60度角
截瘫患者独立由轮椅到浴盆的侧方转移(从右侧转移)时,轮椅从右侧接近浴盆,与浴盆成60度角
截瘫患者从床到轮椅的转移时需卸下近侧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