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生物学角度讲,作者认为植物人是有生命的
B.作者认为“人的生物特性”和“人的特性”一起产生,一起消亡,紧密相连又有区别
C.作者认为从遗传学角度讲,生殖细胞会发生突变,所以遗传学连续性不能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D.作者认为生物学的生命和遗传学的连续性在人死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它不应该作为判定“人的生命”存在的充分条件
第1题:
著作权法认为以下哪一项不是作者需要具备的要件()。
A.作者是直接参与创作的自然人。
B.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为作者。
C.参与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即为作者。
D.作者通过创作产生了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
第2题:
A.社会撤离理论
B.活动理论
C.连续性理论
D.生死观理论
第3题:
阅读下文。完成 92~95 题。
根据现代医学的事实和理论,人的生命与生物学的生命是有区别的。人类有机体是一个连续系统,从最初的受精卵、胚胎、胎儿到出生成为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人、最后死亡。在这个连续系统中可以划分为许多阶段,在这些阶段之间有质的不同。如果认为人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直到死亡,那就意味着在这连续系统中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了。
人的生命比生物学的生命应该有更多的内容。例如一个除去大脑皮层的男子,他可以继续产生精子,他还是他这个物种的一个成员,他还是有生物学的生命。但他在世界上作为人存在的实际基础已经失去。
亚里士多德曾经设想人的个体发育是发展的、不连续的,从植物阶段到动物阶段再到理性阶段。现在人们不会同意他认为胎儿早期阶段是植物的说法,但他认为胎儿是动物是对的。从生物的特征发展到人的特征不可能仅仅是量的变化,必然伴随着特性载体本质或实质的改变。有人企图用遗传学上的连续性来抹杀这个区别,认为妊娠时就具有的遗传性是一种实质不变的连续性,并且从妊娠起就有人的连续性。但是在作为人死亡后,生物学的生命和遗传学的连续性仍能保留一段时间。如果一个人从事一项思想实验,用一个人的体细胞,通过无性生殖系统,发育为第二个个体,那么什么时候有了第二个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细胞呢?强调遗传学连续性的人难以判定。因为从原来的个体取出这个细胞的一瞬间起,就有了遗传学的连续性。然而人们肯定不会认为从一个个体取下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另一个人。什么时候它确实成为另一个人呢?仅仅是遗传学的连续性是不够的。事实上,遗传学连续性既不是作为一个人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它的必要条件。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他的许多细胞会发生突变,许多这种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Page} 第 92 题 对第一段中“人的生命”这一概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生命以生物学的生命为物质基础
B.人的生命可以划分为几个有质的区别的阶段
C.亚里士多德的设想中还没有体现“人的生命”这一概念
D.脑功能的存在与否是判断人的生命存在与否的重要标志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是由()派生而成的。
第7题:
个人生命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第8题:
在当代,人的生命应该同人的生物学生命完全等同起来,医护人员理所应当地把维护生命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
第9题:
从遗传学研究角度看,微生物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第10题:
生命科学与实验科学
生物学与仿生学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
生物学与遗传学
第11题:
第12题:
从基因遗传学角度认识疾病
重视人的心理健康
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重视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对文中画线的话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话说明人的生命具有遗传学的遗传性
B.这段话说明具有遗传学连续性不是判定人的生命存在的标准
C.这段话说明从具备生物特征到具备人的特性需要经过质变
D.这段话说明人在出生前就有了生物学生命
第16题:
第17题:
著作权法认为以下哪一项不是作者需要具备的要件()。
第18题:
肿瘤标志的生物学特性分为三类:生物学标志、遗传学标志、生物遗传学标志。
第19题:
在现代生物学的研究中,生物学家认为生命的本质是()。
第20题:
《敬畏生命》中,作者从伦理角度提出了“敬畏生命”这一概念,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它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之间的联系?
第21题:
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
干细胞研究
生物信息学
第22题:
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
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
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以上理由都不正确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