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工程项目中,不随参与人数的增加而使软件的生产效率增加的主要问题是______。
A.工作阶段的等待时间
B.生产原型的复杂性
C.参与人员所需的工作站数
D.参与人员之间的通信困难
第1题:
A、传统软件工程阶段
B、自主化开发阶段
C、过程软件工程阶段
D、构件软件工程阶段
第2题:
软件逆向工程在软件工程中主要用于【 】阶段。
第3题:
软件工程学的目的应该是最终解决软件生产的(62)问题。
A.消除软件的生产危机
B.使软件生产工程化
C.加强软件的质量保证
D.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
第4题:
软件工程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第5题:
某软件开发从详细设计到集成测试各阶段所需工作量估计(按软件工程师人月数估计)如表9-1所示,这几个阶段分配的软件工程师和程序员人数如表 9-2所示。假设编码与单元测试阶段,软件工程师的生产率是程序员的2倍。若在该项目的这几个阶段都增加一名软件工程师,则这几个阶段可以缩短(111)个月完成任务(假定各个开发阶段串行工作)。
A.1
B.2
C.3
D.4
第6题:
软件工程方法的提出起源于软件危机,而其目的应该是最终解决软件的问题是
A.质量保证
B.生产危机
C.生产工程化
D.开发效率
第7题: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第8题:
在软件工程项目中,不随参与人数的增加而使软件的生产率增加的主要问题是()
第9题:
软件工程学的提出是由于软件产生中的软件危机引起的,软件工程学的目的应该是最终解决软件生产的什么问题()
第10题:
消除软件的生产危机
加强软件的质量保证
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
使软件生产工程化
第11题:
维护的效率
维护的工作量
文档
维护的代价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逆向工程在软件工程中主要用于( )阶段。
A.分析
B.设计
C.编码
D.维护
第15题:
软件工程学的提出起源于软件危机,而其目的应该是最终解决软件的______问题。
A.质量保证
B.生产危机
C.生产工程化
D.开发效率
第16题:
某软件开发从详细设计到集成测试各阶段所需的工作量估计(按软件工程师人月数估计)如表5-1所示,这几个阶段分配的软件工程师和程序员人数如表5-2所示。假设编码与单元测试阶段,软件工程师的生产率是程序员的2倍。若在该项目的这几个阶段都增加一名软件工程师,并假定各个开发阶段串行工作,则这几个阶段可以缩短(35)个月完成任务。
A.1.2
B.2.8
C.3.6
D.4.2
第17题:
某软件开发从详细设计到集成测试各阶段所需工作量估计(按软件工程师人月数估计)如表5-4所示,这几个阶段分配的软件工程师和程序员人数如表5-5所示。假设编码与单元测试阶段,软件工程师的生产率是程序员的2倍。若在该项目的这几个阶段都增加一名软件工程师,则这几个阶段可以缩短______个月完成任务(假定各个开发阶段串行工作)。
A.1
B.2
C.3
D.4
第18题:
软件工程方法的提出起源于软件危机,故而其目的应该是最终解决软件的( )。
A.质量保
B.生产危机
C.生产工程化
D.开发效率
第19题:
软件工程对维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降低()
第20题:
大型网站频道的建设需多人协同开发,在参与频道建设的频道编辑、频道主编、系统工作师、软件工程师等工作角色中,工作应由()总体负责。
第21题:
第22题:
工作阶段间的等待时间
生产原型的复杂性
参与人员所需的工作站数
参与人员之间的通信困难
第23题:
工作阶段的等待时间
产生原型的复杂性
参与人员所需的工作站数目
参与人员之间的通信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