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MA/CD
B、FDDI
C、Token Bus
D、Token Ring
第1题:
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它的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
A.CSMA/CD
B.XML
C.Tokenbus
D.TokenRing
第2题:
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它的核心技术起源于______。
A.无线个人局域网
B.近距离无线个人局域网
C.无线分组交换网
D.无线局域网
第3题:
下列关于传统Ethernet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典型的总线型局域网
B.结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数据
C.需要解决介质访问控制问题
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CSMA/CA
第4题:
局域网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可以分为两类:争用式局域网与【 】局域网。
第5题: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局域网是Ethernet网。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它的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______。
A.Token Ring
B.TokenBus
C. CSMA/CD
D.FDDI
第6题:
最早使用随机争用技术的是( )。
A) ALOHA网
B) Internet网
C) ARPANET网
D) Ethernet
第7题: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局域网是以太网Ethernet,它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属于().
第8题:
*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
第9题:
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它的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
第10题:
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它的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
第11题:
TokenRing
TokenBus
CSMA/CD
FDDI
第12题:
第13题:
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它的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 )。
A.CSMA/CD
B.Token Ring
C.Token Bus
D.XML
第14题:
局域网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研究与应用的一个热点,而符合IEEE 802.3标准的传统
Ethernet(MAC层采用CSMA/CD方法,物理层采用10BASE-T标准)应用最为广泛。随着网络
应用的发展,以及大型信息系统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人们对局域网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出现了符合100BASE-T标准的Fast Ethernet、交换局域网Switching LAN与ATM等高速局域网产品。尽管高速局域网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是Ethernet仍然会被广泛地使用。今后的网络应该是传统Ethernet、Fast Ethernet、SwitchingLAN与ATM共存的结构。因此,研究Ethernet的基本原理、优点与缺点,讨论高速局域网络的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对学习和掌握局域网应用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1.请用Ethemet发送和接受流程框图说明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
2.为什么说CSMA/CD属于共享介质、随机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3.你认为Fast Ethernet与ATM、Switching LAN是从哪两个方面改进了传统的Ethernet?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第15题: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类局域网是Ethernet网。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它的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_______。
A.Token Ring
B.Token Bus
C.CSMA/CD
D.FDDI
第16题: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局域网是总线局域网-以太网,其核心技术是______。
A.CSMA/CD
B.Token Ring
C. CSMA
D.CD
第17题:
关于传统Ethernet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典型的总线型局域网
B)结点通过广播方式发送数据
C)需要解决介质访问控制问题
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CSMA/CA
第18题:
Ethernet是()型网,网中没有控制节点,任何节点发送数据的时间都是(),网中节点都只能平等地争用发送时间,因此其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属于()型。
第19题: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局域网是以太网Ethernet,它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属于()
第20题:
Ethernet网络的核心技术是它的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
第21题:
关于传统Ethernet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第22题:
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方法
令牌总线方法
碰撞侦测方法
令牌环方法
第23题:
目前局域网应用最为广泛的是Ethernet。
在大型局域网系统中,桌面系统采用lOMbps的Ethernet或lOOMbps的FE,主干网采用lGbps的GE技术,核心交换网采用lOGbps的IOGE技术成为一种趋势。
lOGE保留传统的Ethernet帧结构,在主干网或核心网应用时仍然采用CSMA/CD的随机争用方式。
无线局域网技术将成为今后研究与应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