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不平等纯属市场行为,政府无需予以干预
B.不平等恶化与渐进式双轨改革方式有一定关系
C.改革开放之后基尼系数不断放大,逐步接近世界前列
D.城乡收入差距相比较于改革开放之前整体上得到缓解
第1题:
论述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以后,到20世纪中期,不论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等方面,都呈现朝着近代化和工业化的目标发展的总趋势,其中20世纪20至30年代中期发展较快,尤其是近代工矿交通运输业发展速度很快,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但是由于近代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太小,所以国民经济从整体看发展速度不快。
第2题:
简述中国植被变迁趋势?
第3题:
论述中国土地制度的产生、变迁以及土地制度变迁的原因。
第4题:
简述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总的趋势。
从我国温暖和寒冷气候交替变迁情况来看,历史时期气候波动总的趋势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从生物分布的变化上可以反映出这个趋势。
一、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即距今8000年至5000年左右的温暖期,为冰后期的最适期。
二、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期。
三、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8世纪中叶的西周时期,气温有所下降,是中国我国气候在长达几百年的第一温暖期之后,进入了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
四、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温暖期。气温比现在要高1.5℃左右。
五、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寒冷期,气温比现在要低1~2℃左右。
六、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到北宋初期,我国气候又进入第三个温暖期,气温比现在要高1℃左右。
七、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我国气候又转向第三个寒冷期。
八、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又进入第四个温暖期。
九、从公元1400年—1900年的寒冷时期
十、公元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第一在时间上,大致以四十年代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到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是世界性的气候增暖时期,在这个时期,气温总的趋势是升高的。第二是在地区上,高纬地区的气候变化比中、低纬地区明显)
第5题:
【判断题】中国的现代陶艺诞生于改革开放以后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她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以发展的趋势延伸到众多领域。
A.Y.是
B.N.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