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可以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A.错误B.正确

题目
网络上可以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

A.错误

B.正确


相似考题
更多“网络上可以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 ”相关问题
  • 第1题:

    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互联网追新潮的盲从者,他们生怕自己惯用的虚拟身份在某个网络社区被别人抢先占据。这种场面似乎与 1999 年前后免费电子邮箱热潮有些相似,当时的统计显示,每个互联网用户平均注册了 8.6 个电子邮箱。可到 2005 年,这些邮箱只有 18%还在使用,每个互联网自然人平均使用的电子邮箱仅为 1. 73个。同样,只有少数社区注册者将成为存活下来的网络自然人。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未来网络社区的天花板高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同时在多个网络社区注册是没有必要的

    B. 盲目追逐新潮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C. 网络社区应吸取免费电子邮箱热潮的教训

    D. 对未来网络社区规模的估计不宜盲目乐观


    正确答案:C
    78.C.[解析] 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先提出了人们对互联网追新潮的盲从的现象,接着用电子邮箱的注册和使用情况对这种现象进行论证,即人们虽然争相免费注册电子邮箱,但事实上的使用率并不高,很多人是盲从潮流。由此可以推出作者的意图在于告诫网络社区应该吸取免费注册电子邮箱热潮的教训。A、B 都是文中的字面之意,D 是未来网络社区可能产生的结果,不是作者的最终意图,为干扰项。C 项体现了作者的呼吁和意图,所以选择C 选项。

  • 第2题:

    这种场面似乎与 1999 年前后免费电子邮箱热潮有些相似,当时的统计显示, 每个互联网用户平均注册了 8.6 个电子邮箱。可到 2005 年,这些邮箱只有 18% 还在使用,每个互联网自然人平均使用的电子邮箱仅为 1.73 个。同样,只有少 数社区注册者将成为存活下来的网络自然人。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 未来网络社区的天花板高度。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同时在多个网络社区注册是没有必要的
    B. 盲目追逐新潮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C. 网络社区应吸取免费电子邮箱热潮的教训
    D. 对未来网络社区规模的估计不宜盲目乐观

    答案:C
    解析:
    文段批评了网络上的盲目追新潮的现象,作者以 1999 年前后免费电子邮箱热潮的现象为例,说明“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未来网络社区的天花板高度”,所以网络社区应吸取免费电子邮箱热潮的教训,正确答案选C。A 项只是文段中提到的一个现象,属于就事论事,排除。B 项叙述范围过大,文段讨论的只是互联网。D 项偷换概念,应表述为“对未来网络社区构的建规模不应盲目扩大”。故答案为C。

  • 第3题:

    电子邮箱的申请方式不包括()。

    A通过申请域名空间获得邮箱

    B通过网站申请收费邮箱

    C通过网站申请免费邮箱

    D通过向网络运营商申请


    D

  • 第4题:

    下列对电子邮箱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入电子邮箱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B.电子邮箱是建立在用户的计算机中

    C.所有电子邮箱都是免费申请的

    D.电子邮箱必须针对某一固定电脑


    参考答案:A

  • 第5题:

    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互联网追新潮的肓从者,他们生怕自己惯用的虚拟身份在某个网络社区被别人抢先占据。这种场面似乎与1999年前后免费电子邮箱热潮有些相似,当时的统计显示,每个互联网用户平均注册了 8.6个电子邮箱。可到2005年,这些邮箱只有18%还在使用,每个互联网自然人平均使用的电子邮箱仅为1.73个。同样,只有少数社区注册者将成为存活下来的网络自然人。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未来网络社区的天花板高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同时在多个网络社区注册是没有必要的
    B.盲目追逐新潮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C.网络社E应吸取免费电子邮箱热潮的教训
    D.对未来网络社区规模的估计不宜盲目乐观

    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介绍“互联网追新潮的盲从者”这个群体,接着以免费电子邮箱自1999年到2005年的发展状况为例,指出“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未来网络社区的天花板高度”。其中,“天花板 高度”指的就是“未来网络社区”发展的态势、规模。因为受个人“精力和时间”的限制,这一态势和规模不会无限制发展。D项符合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