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顶管施工挖土与出土施工过程中,管道周围超挖通常限定在管道上方小于等于( )处,以减小顶进阻力。 ”相关问题
  • 第1题:

    顶管施工主要包括:()。

    A. 作业坑设置、后背修筑与导轨铺设
    B. 顶进设备布置、工作管准备
    C. 降水与排水、顶进
    D. 挖土与出土、下管与接口
    E. 施工交底

    答案:A,B,C,D
    解析:
    顶管施工主要包括:1.作业坑设置、后背修筑与导轨铺设;2.顶进设备布置、工作管准备;3.降水与排水、顶进;4.挖土与出土、下管与接口。

  • 第2题:

    关于顶进作业质量控制,错误的是()。

    A. 掘进过程中应严格量测监控,实施信息化施工,确保开挖面稳定。
    B. 敞口式顶管机,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顶进时,管下部 135°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 15mm。
    C. 管道顶进应遵循”勤测量、勤纠偏、微纠偏”的原则。
    D. 在软土层中顶进混凝土管时,为防止管节飘移,宜将前 3-5 节管体联成一体。

    答案:D
    解析:
    在软土层中顶进混凝土管时,为防止管节飘移,宜将前 3-5 节管体与顶管机联成一体。P406。

  • 第3题:

    某城市排水南干线工程,管道为DN1200~1500mm的混凝土管,覆土深3.6~4.0m,总长1636m;施工范围为路边绿地,土质条件较好,无需降低地下水。施工方案除下穿现况道路段采用人工顶管施工外,全部采用开槽敷设管道。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1)施工过程检查发现,为了减少顶进阻力,施工人员在管端四周超挖20mm。
    (2)顶管过程出现30mm偏差,作业队负责人采取挖土校正法,即在管体偏向一侧少挖土,而在另一侧多超挖些,强制管道在前进时向另一侧偏移。

    (3)依据第三方监测数据,管顶上方测点沉降数值过大,监理要求施工方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问题
    (1)事件一中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事件二中的挖土校正法是否适用,给出顶管控制偏差的正确做法。
    (3)就背景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补救


    答案:
    解析:
    (1)不正确。因为相关规范规定:管下部135度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以免造成管壁外与土层间隙过大。
    (2)不适用。因为人工顶管出现偏差大于20mm时,应采用木杠支撑法纠偏。顶管控制偏差的正确做法:人工顶进的工具管初始顶进5~10m范围内,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采取措施纠正。工具管进入土层中,每顶进0.3m测量不少于1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1.0m测量不少于1次,纠偏时增加测量次数。
    (3)可采取补救措施:一是应立即降低顶进速度,二是减小管段的超挖量,三是加强管道内的背后注浆。

  • 第4题:

    管道采用不开槽施工,当无降水条件、顶进距离较长、周围环境要求控制地层变形时,宜采用(  )。


    A.浅埋暗挖

    B.定向钻

    C.夯管

    D.封闭式顶管

    答案:D
    解析:
    考点为管道不开槽施工内容。属于实践型考题。 管道不开槽施工方法中,顶管施工较为常见。顶管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现场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规定。
    当周围环境要求控制地层变形或无降水条件时宜采用封闭式的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
    依据题意,不开槽施工管道。且当无降水条件、顶进距离较长、周围环境要求控制地层变形时,在四个选项中选择。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可进行排除法选择。首先,应排除“浅埋暗挖”,因为城市管道一般不采用浅埋暗挖法,因为地层变形不易控制,且不经济。“定向钻”也是地层变形不易控制,应排除。“夯管”距离较短,不符合题意。于是,“封闭式顶管”就成了唯一正确选项。

  • 第5题:

    1.背景:某城市排水南干线工程,管道为DN1200~DN1500 的混凝土管,覆土深3.6~4.0m,总长1636m;施工范围为路边绿地,土质条件较好,无须降低地下水。施工方案除下穿现况道路段采用人工顶管施工外,全部采用开槽敷设管道。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过程检查发现,为了减少顶进阻力,施工人员在管端四周超挖20mm。事件二、顶管过程出现30mm 偏差,作业队负责人采取挖土校正法,即在管体偏向一侧少挖土,而在另一侧多超挖些,强制管道在前进时向另一侧偏移。事件三、依据第三方监测数据,管顶上方测点沉降数值过大,监理要求施工方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2.问题:(1)事件一中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事件二中的挖土校正法是否适用?给出顶管控制偏差的正确做法。(3)就背景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补救?


    答案:
    解析:
    (1)不正确。因为相关规范规定:管下部135° 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以免造成管壁外与土层间隙过大。(2)不适用。因为人工顶管出现偏差大于20mm 时,应采用木杠支撑法纠偏。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顶管控制偏差的正确做法——人工顶进的工具管初始顶进5~10m 范围内,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mm;高程0~+ 3mm,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采取措施纠正。工具管进入土层中,每顶进0.3m 测量不少于1 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1.0m 测量不少于1 次,纠偏时增加测量次数。(3)可采取补救措施:一是应立即降低顶进速度,二是减小管段的超挖量,三是加强管道内的背后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