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对存在包装无法识别、储存温度不符合要求、超过有效期等问题的疫苗,采取隔离存放、设置警示标志等措施,并按照( )的规定处置。A.国务院应急管理主管部门B.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C.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题目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对存在包装无法识别、储存温度不符合要求、超过有效期等问题的疫苗,采取隔离存放、设置警示标志等措施,并按照( )的规定处置。

A.国务院应急管理主管部门

B.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C.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D.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相似考题
更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对存在包装无法识别、储存温度不符合要求、超过有效期等问题的疫苗,采取隔离存放、设置警示标志等措施,并按照( )的规定处置。 ”相关问题
  • 第1题: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前款规定的证明文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 )年备查。


    正确答案:2

  • 第2题:

    某将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本地区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组织分发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后,接到提供该批疫苗的生产企业报告,怀疑该批疫苗质量有问题。对本事件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立即停止接种、分发该疫苗

    B.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通知后立即停止接种、分发该疫苗

    C.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立即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D.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疫苗生产企业要求,将该批疫苗退回生产企业查明质量问题

    E.接到报告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该批疫苗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疫苗及其有关料可以采取查封、扣押的措施,并在7日内作出理决定;疫苗需要检验的,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苗批发企业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应立即停止接种、分发、供应、销售,并立即向所在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立即组织疾病预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法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

  • 第3题: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包装无法识别、储存温度不符合要求、超过有效期等问题的疫苗处置情况,处置记录的保存时间是

    A.不得少于1年
    B.不得少于2年
    C.不得少于3年
    D.不得少于5年

    答案:D
    解析: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处置情况,处置记录应当保存至疫苗有效期满后不少于五年备查。

  • 第4题: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收货时应核实疫苗运输的( ) ( )( )等资料,并对疫苗( )、( )、( )、 ( )、( )、( )、( )、( )、( )等内容进行验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的疫苗,方可接收。


    正确答案:设备,时间,温度记录,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供货单位,生产厂商

  • 第5题: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包装无法识别、超过有效期、脱离冷链、经检验不符合标准、来源不明的疫苗销毁情况,销毁记录的保存时间是

    A.不得少于1年
    B.不得少于2年
    C.不得少于3年
    D.不得少于5年

    答案:D
    解析: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对包装无法识别、超过有效期、脱离冷链、经检验不符合标准、来源不明的疫苗,应当如实登记,向所在地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由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监督销毁,销毁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5年。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