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中国和外国大规模发展丝绸贸易是在()时期”相关问题
  • 第1题: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时期()。

    A.第一阶段是1867-1895年的缓慢发展时期

    B.1896-1931年迅猛增长时期

    C.1932-1936年走向衰落时期

    D.对外贸易国主要是英、美、俄、法、德、日

    E.苏联与中国的贸易几乎为零


    参考答案:A, B, C

  • 第2题:

    温家宝总理在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暨中国—亚欧经济发展合作论坛上发表题为《再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演讲。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而开辟,途经青海、西藏、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
    B.通过这条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也因此得名
    C.西汉时,“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即今天的西安市
    D.“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渠道

    答案:A
    解析:
    A项,“丝绸之路”是经由甘肃、新疆一带进入中亚的。

  • 第3题:

    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孔道是()。

    • A、西北丝绸之路
    • B、西南丝绸之路
    • C、海上丝绸之路
    • D、瓷器之路

    正确答案:A

  • 第4题:

    中国和外国大规模发展丝绸贸易是在()时期


    正确答案:两汉

  • 第5题: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当代再建“海上丝路”无疑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历史意义。当前,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度演变与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提出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同东盟携手合作,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为双方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不竭商机,也将为世界繁荣稳定做出更大贡献。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依据。


    正确答案: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和中亚地区的共同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促进中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加快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增强各国综合国力,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 第6题: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时期()。

    • A、第一阶段是1867-1895年的缓慢发展时期
    • B、1896-1931年迅猛增长时期
    • C、1932-1936年走向衰落时期
    • D、对外贸易国主要是英、美、俄、法、德、日
    • E、苏联与中国的贸易几乎为零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三缺口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缺口是外国资本大规模流入的重要动因。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汉唐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中国文化和物产有①佛教②丝绸③瓷器④茶()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9题: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最具代表性。

    • A、丝绸
    • B、瓷器
    • C、茶叶
    • D、火药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多选题
    晚明时期,哪些国家与中国进行过海上丝绸贸易?()
    A

    日本

    B

    美国

    C

    荷兰

    D

    西班牙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最具代表性。
    A

    丝绸

    B

    瓷器

    C

    茶叶

    D

    火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晚明时期,中国海上贸易最受欢迎的商品是()。
    A

    珠宝

    B

    丝绸

    C

    瓷器

    D

    珍珠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孔道是()。

    A.西北丝绸之路

    B.西南丝绸之路

    C.海上丝绸之路

    D.瓷器之路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以下各国中,海上丝绸之路不经过其领海的国家是(  )。


    A.印尼

    B.奥地利

    C.斯里兰卡

    D.索马里

    答案:D
    解析: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历史意义重大。这条航线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一直沿着海岸线向西前进,从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沿着这条航线,人们曾经到达过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故选D。

  • 第15题:

    关于“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之路”东起古长安(今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把古代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的国际陆路通道。 
    • B、“丝绸之路”起初为丝绸贸易而开通,17世纪,意大利人皮罗德首次将之称为“丝绸之路”,即被广泛接受 
    • C、“丝绸之路”是指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 D、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途径17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当代再建“海上丝路”无疑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历史意义。当前,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度演变与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提出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同东盟携手合作,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为双方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不竭商机,也将为世界繁荣稳定做出更大贡献。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建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上的交流合作必然带来文化交流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建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建促进了中外商业贸易的发展,商船的行进和人员的往来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③“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商品、技术传入国外,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中国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④“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了中外商品、技术的交流与借鉴,促进了中外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 第18题:

    下列最能证明西汉时期中国对西亚和欧洲的丝绸贸易相当兴盛的是()

    • A、张骞通西域后,沟通了西亚和欧洲的商贸关系
    • B、近年来,在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许多西汉时期的丝织品
    • C、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华
    • D、古时候,西亚和欧洲国家的人民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在汉、唐时期对外贸易中都占重要地位的物品是()。

    • A、丝绸
    • B、瓷器
    • C、纸张
    • D、茶叶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商人”的称呼源自()

    • A、商朝人善于经商
    • B、商鞅变法中对经商之人的称呼
    • C、“丝绸之路”开通后对阿拉伯人的称呼
    • D、唐宋时期对外国来华贸易者的称呼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在古代中国,丝绸是对外贸易中运销最远、规模最大、价值最高、最负盛名的传统产品。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判断题
    “三缺口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缺口是外国资本大规模流入的重要动因。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海上贸易的兴盛出现在()。
    A

    两汉时期

    B

    盛唐时期

    C

    宋朝

    D

    明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______。丝绸的生产______较前代大大地扩充了,同时,丝绸的对外贸易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不但“丝绸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条,而且贸易的频繁程度也______高涨。丝绸的生产和贸易为唐代的______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A

    年代  模式  持久  兴隆

    B

    朝代  范畴  持续  兴旺

    C

    时期  规模  空前  繁荣

    D

    时刻  规格  再三  昌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