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时期()。
A.第一阶段是1867-1895年的缓慢发展时期
B.1896-1931年迅猛增长时期
C.1932-1936年走向衰落时期
D.对外贸易国主要是英、美、俄、法、德、日
E.苏联与中国的贸易几乎为零
第2题:
第3题:
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孔道是()。
第4题:
中国和外国大规模发展丝绸贸易是在()时期
第5题: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当代再建“海上丝路”无疑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历史意义。当前,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度演变与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提出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同东盟携手合作,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为双方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不竭商机,也将为世界繁荣稳定做出更大贡献。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依据。
第6题: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时期()。
第7题:
“三缺口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缺口是外国资本大规模流入的重要动因。
第8题:
汉唐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中国文化和物产有①佛教②丝绸③瓷器④茶()
第9题: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最具代表性。
第10题:
日本
美国
荷兰
西班牙
第11题:
丝绸
瓷器
茶叶
火药
第12题:
珠宝
丝绸
瓷器
珍珠
第13题:
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孔道是()。
A.西北丝绸之路
B.西南丝绸之路
C.海上丝绸之路
D.瓷器之路
第14题:
第15题:
关于“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当代再建“海上丝路”无疑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历史意义。当前,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度演变与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提出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同东盟携手合作,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为双方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不竭商机,也将为世界繁荣稳定做出更大贡献。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建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第18题:
下列最能证明西汉时期中国对西亚和欧洲的丝绸贸易相当兴盛的是()
第19题:
在汉、唐时期对外贸易中都占重要地位的物品是()。
第20题:
“商人”的称呼源自()
第21题:
在古代中国,丝绸是对外贸易中运销最远、规模最大、价值最高、最负盛名的传统产品。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两汉时期
盛唐时期
宋朝
明末
第24题:
年代 模式 持久 兴隆
朝代 范畴 持续 兴旺
时期 规模 空前 繁荣
时刻 规格 再三 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