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B.诗歌《草木篇》
C小说《红豆》
D.小说《青春之歌》
第1题:
“双百方针”的提出者是郭沫若。()
第2题:
如何从规律的高度来研究“双百方针”?
(1)“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以艺术家个人独创性劳动为依据的;
(2)是依据艺术生产的形象思维特点提出来的;
(3)是以艺术生产个性与共性辨证统一的规律为依据的;
(4)是依据文学艺术欣赏的多样性和一致性辨证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
(5)是依据思想斗争只能用细致的讲理的方法来解决的特点。
略
第3题:
在“双百”方针影响下出现的干预生活的文学作品有:
A.宗璞《红豆》
B.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C.李国文《改选》
D.陆文夫《小巷深处》
第4题:
“双百方针”是如何体现文学艺术欣赏的多样性和一致性的辨证统一规律的?
文学艺术的欣赏是有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表现为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和阶层内的一致性。但是,人民群众欣赏的一致性又是和多样性辨证统一在一起的。而欣赏要求的一致性,正是体现在各个读者多种多样的欣赏需要之中。读者、观众欣赏要求的一致性是就总体来说,从大的方面来说,但是就每个读者来说,在总的一致的欣赏要求下又总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欣赏需要。文学欣赏的多样性,反映了人民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和审美生活需要的多样性。在社会主义时代,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欣赏要求的多样性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生产的多样性。“双百”方针正是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百花齐放而不是一花独放的欣赏要求的。
略
第5题:
毛泽东是怎样解释“双百”方针的?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
②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③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④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