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和乙共同实施了盗窃行为,甲是主犯乙是从犯,故法院判处两者的刑期不同,体现了()。

题目
甲和乙共同实施了盗窃行为,甲是主犯乙是从犯,故法院判处两者的刑期不同,体现了()。


相似考题
更多“甲和乙共同实施了盗窃行为,甲是主犯乙是从犯,故法院判处两者的刑期不同,体现了()。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教唆15周岁的乙实施盗窃,乙按照甲的教唆盗窃了一辆价值1万元的摩托车。对此案的正确处理是( )。

    A.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主犯,乙是从犯
    B.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
    C.甲构成教唆罪,乙构成盗窃罪
    D.甲单独构成盗窃罪

    答案:D
    解析:
    本题目分别考查间接正犯、犯罪主体要件和共同犯罪等知识点。间接正犯,是指把不明情况的人或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作为实施犯罪工具行为的人,题目中甲利用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乙,实施盗窃,由于乙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故甲为间接正犯。共同犯罪是指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故意共同实施犯罪。要求具有主体要件、客观要件、主观要件。题目中,由于乙不具备盗窃罪的犯罪主体条件,因此两人不构成共同犯罪。教唆罪不是单独的罪名,教唆犯以实行犯的罪名定罪处罚,C错误。

  • 第2题:

    (2007年真题)甲教唆15周岁的乙实施盗窃,乙按照甲的教唆盗窃了一辆价值1万元的摩托车.对此案的正确处理是(  ).
    A.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主犯,乙是从犯
    B.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
    C.甲构成教唆罪,乙构成盗窃罪
    D.甲单独构成盗窃罪


    答案: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二人以上,如果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则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本题中由于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要求年满16周岁,甲教唆15周岁的乙实施盗窃不能成立共同犯罪,对甲应按其所教唆之罪单独定罪量刑,即甲单独构成盗窃罪,D正确.

  • 第3题:

    甲约乙人户盗窃。甲入户盗窃,乙负责望风,甲得手后发现熟睡中的刘某,便对刘某实施了奸淫行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甲、乙共同构成盗窃罪

    B.甲、乙共同构成强奸罪

    C.甲为共同犯罪的主犯,乙为共同犯罪的从犯

    D.甲为共同犯罪的实行犯,乙为共同犯罪的帮助犯


    甲、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为共同犯罪的主犯,乙为共同犯罪的从犯;甲为共同犯罪的实行犯,乙为共同犯罪的帮助犯

  • 第4题:

    甲盗窃汽车,乙为甲提供万能钥匙,甲盗窃了一辆价值30万的汽车,销赃得款20万,甲分得15万,乙分得5万。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主犯,乙是从犯,甲和乙均应按照盗窃30万元处罚
    B.甲是主犯,乙是从犯,甲和乙均应按照盗窃20万元处罚
    C.甲是主犯,乙是从犯,甲按照盗窃15万元处罚,乙按照盗窃5万元处罚
    D.对乙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

    答案:A
    解析:
    在共同犯罪的场合,每个犯罪人的行为都为损害结果的发生提供原因力、作用力、影响力,共同犯罪人之间结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人都应当对共同犯罪的整体行为及其危害结果负责。盗窃财产数额的认定应以所盗窃财产的价值为准,而不是以犯罪分子的获利计算犯罪数额,因此甲、乙都必须对盗窃30万元的金额承担刑事责任。甲起主要作用,认定为主犯;乙起到了帮助作用,认定为从犯。A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刑法》第27条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需注意:(1)从犯是法定从宽处罚情节,因此是“应当”从宽,而不是“可以”从宽;(2)对于从犯从宽处罚不需要比照主犯。D选项错误。

  • 第5题:

    甲教唆15周岁的乙实施盗窃,乙按照甲的教唆盗窃了一辆价值1万元的摩托车。对此案的正确处理是(  )。
    A.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主犯,乙是从犯
    B.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
    C.甲构成教唆罪,乙构成盗窃罪
    D.甲单独构成盗窃罪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二人以上,如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则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一题中由于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要求年满16周岁,甲教唆15周岁的乙实施盗窃不能成立共同犯罪,对甲应按其所教唆之罪单独定罪量刑,即甲单独构成盗窃罪,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