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计算题:如图1所示的程序流程图,试计算其巡回秩数V(G)。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说明处理6的功能。

    【流程图】

    (如图3所示)


    正确答案:对长话帐单文件中的每个记录根据用户编码查询长途电话用户档案找到相应的用户名和用户地址形成长话缴费通知单。
    对长话帐单文件中的每个记录,根据用户编码查询长途电话用户档案,找到相应的用户名和用户地址,形成长话缴费通知单。 解析:本题给出的流程图是长话计费管理的处理流程,用来生成长话缴费通知单。系统的数据源是记录在电信局程控交换机磁带上的原始计费数据,这些数据在处理之前需要先进行分类,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原始计费数据记录的是每次通话的数据,长话缴费通知单是针对每个电话用户的,因此在处理1中应该按照电话号码进行分类。F0是在处理4(出账)中用来生成长话账单文件所要用到的“长话业务档案”。由试题的说明可知,月计费文件中含有各种通话类型的话费,所以处理4(出账)的功能是长话话费从月计费文件中分离出来,并进行数据的验证。根据以上的分析得知10应该是长话业务档案。F1是在处理6中生成长话缴费通知单所要用到的“长话用户档案”。因为用户编码是用户在系统中的惟一标识,所以应该先将长话账单文件按照用户编码进行分类,再根据F1长话用户档案,得到用户名和用户地址,产生长话缴费通知单。因此F1应该是长话用户档案。

  • 第2题:

    对于如图7-5所示的程序流程图中,当采用语句覆盖法设计测试案例时,至少需要设计(36)个测试案例。

    A.3

    B.4

    C.2

    D.1


    正确答案:D
    解析:语句覆盖是一种设计测试案例的方法,它要求对于设计的测试案例,必须使得程序的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对于图7-5所示的程序流程图可设计如下测试案例。
      案例1:X=1,Y=2
      此时执行语句序列为:X>0→Y=Y-X→Y>0→X=1。
      案例2:X=-3,Y=2
      此时执行语句序列为:X>0→Y=Y+X→Y>0→X=-1。
      可见,只需设计两个测试案例即可使得程序的每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 第3题:

    计算题: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试求出其巡回秩数V(G)。



    (1)画出与图1所示的程序流程图对应的程序图如图2所示。于是有:V(G)=E–N+2=11–9+2=4
    (2)由图2给出的程序图可以看出,其有界区域有R1、R2、R3共3个,还有1个无界区域R4,共4个封闭区域,所以V(G)=4。
    (3)由图2给出的程序图可以看出,结点b、c、h是谓词结点,即谓词结点数P=3,于是有:V(G)=P+1=3+1=4。

  • 第4题:

    反相运算放大器如图题11-1所示,其输入电压为10mV,试计算其输出电压Vo。


    答案:输出电压为:

  • 第5题:

    如图13-3所示,已知:E1=230V,R1=1Ω, E2=215V,R2=1Ω,R3=44Ω,试求Il、I2、I3及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答案:
    解析:
    解:应用支路电流法建立一组独立方程为
    Il+12-I3=0
    I1R1+I3R3=E1
    -I2R2-I3R3=-E2
    将已知数代入上式,得
    I1+I2-I3=0
    I1×1+I3×44=230
    I2×1+I3×44=215
    应用消元法得
    I1=10(A)
    I2=-5(A)
    I3=5(A)
    I1、I3为正值,说明这两个电流的实际方向与选定的参考方向相同;I2为负值,说明它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
    P1= R1=102×1=100(w)
    P2= R2=(-5)2×1=25(w)
    P3= R3=502×44=1100(w)
    答:I1、I2、I3分别为10A、-5A,5A,消耗的功率分别为100W、25W、1100W。

  • 第6题:

    如图所示,该流程图描述的程序功能是()。

    A.求a的相反数
    B.求a的绝对值
    C.判断a的正负
    D.判断a的奇偶

    答案:B
    解析:
    流程图中的判断框中判断输入数据a的正负,如果是一个负数,则输出-a;如果是一个正数,则输出a。因此整个流程图的功能是输出数据a的绝对值。

  • 第7题:

    计算s=1+1/3+1/7+1/15+……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若要计算前5项的和,①处应该输入的判断条件是()。



    A.n<6

    B.n<=5

    C.n<4

    D.n<=4

    答案:D
    解析:
    题干当中求的是前5项的和,那么n的取值是0,1,2,3,4。

  • 第8题:

    送电线路与电信线路相对位置示意图及互感阻抗表如图15-1所示:请计算磁感应纵电动势(电磁综合屏蔽系数K 50=1)。

    比较以上各点短路计算,其最大磁感应纵电动势为()。
    A.1820V; B.605V; C.1030V;D.824V。


    答案:C
    解析:
    很明显:最大磁感应纵电动势为1030 (V)
    根据《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5033—2006)的5.2.1条的有关规定。
    磁感应纵电动势=

  • 第9题:

    对下图所示流程图采用McCabe度量法计算该程序的环路复杂性为( )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
    环形复杂度V(G)=E-N+2,其中,E是流图中边的条数,N是结点数。
    V(G)=E-N+2=10-8+2=4。

  • 第10题:

    计算以下控制流程图的环路复杂性V(G),正确答案是( )。

    A.V(G)=2
    B.V(G)=4
    C.V(G)=9
    D.V(G)=1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环路复杂性的计算方法。V(G)=edge-node+2=11-9+2=4,其中edge为控制流程图的边数,node为控制流程图的节点数。

  • 第11题:

    计算题:有一组三相不对称的量:UA=58V,UB=33e-j150°V,UC=33ej150°V。试计算其负序电压分量。


    正确答案: 根据对称分量法
    U2=1/3³(UA+a2UB+aUc
    =1/3³(58+33ej90°+33e-j90°)
    =1/3³(58+j33-j33)=19.3(V)

  • 第12题:

    计算题:某闭合回路中电源电动势E=24V,内阻r=1Ω,负载电阻R=5Ω,试求该电路的电流I。


    正确答案: I=E/(R+r)=24/(5+1)=4A
    该闭合回路的电流为4A。

  • 第13题:

    ● 计算以下控制流程图的环路复杂性 V(G),正确答案是(44) 。

    (44)

    A.V(G)=2

    B.V(G)=4

    C.V(G)=9

    D.V(G)=11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计算以下控制流程图的环路复杂度V(G),正确答案是(44)。

    A.V(G)=2

    B.V(G)=4

    C.V(G)=9

    D.V(G)=11


    正确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同相运算放大器如图题11-2所示,其输入电压为10mV,试计算其输出电压Vo。


    答案:

  • 第16题:

    如图D-20所示电路中,已知RL=82Ω,电压表V的读数为110V。试求:
    (1)直流安培表A的读数;
    (2)交流伏特表V1的读数;
    (3)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答案:
    解析:
    解:(1)直流安培表的读数为
    IA=U/RL=110/82=1.34(A)
    (2)交流伏特表的读数为
    U1=U/0.45=110/0.45=244.4(V)
    (3)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UDRM=√2U1=√2×244.4=345.6(V)
    答:直流安培表的读数为1.34A,交流伏特表的读数为244.4V,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电压为345.6V。

  • 第17题:

    计算s=1+3+5+7+9的算法流程如图8所示,若要计算s=2×3×5×7×9,则下面流程图中的



    答案:A
    解析:
    题中将s=1+3+5+7+9,改成计算s=1×3×5×7×9,变量X的步长还是2,所以应该为s←s×x,x+←+2。

  • 第18题:

    计算s=1+3+5+7+9的算法流程如图8所示,若要计算s=1×3×5×7×9,则下面流程图中的




    答案:A
    解析:
    题中将s=1+3+5+7+9,改成计算s=1×3×5×7×9,变量x的步长还是2,所以应该修改为s←s×x,x←x+2。

  • 第19题:

    某计算公式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输出结果s的值为()。



    A.14

    B.30

    C.55

    D.91

    答案:C
    解析:
    判断框中的判断条件为n<=4,当判断框中n=4时,依然执行右边,n=n+1:4+1=5,s=s+n^2=0+1^2+2^2+3^2+4^2+5^2=55。当n=5时,不满足判断框中的条件,所以流程图转向左边,输出s的数值为55。

  • 第20题:

    如图5.2.37 所示,计算其建筑面积。


    答案:
    解析:
    中大餐厅的建筑面积:9.37×12.37=115.91m2
    操作间和小餐厅的建筑面积:4.84×6.305×2=61.03m2
    建筑面积合计:115.91+61.03=176.94m2

  • 第21题:

    对下图所示的程序流程图进行语句覆盖测试和路径覆盖测试,采用McCabe度量法计算其环路复杂度为( )。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
    覆盖2条路径就能达到语句覆盖的要求,用2个测试用例即可。路径覆盖需要把程序中的3条路径均覆盖一遍,需要4个用例。整个程序流程图转化为节点图之后,一共11个节点,13条边,根据环路复杂度公式有:13-11+2=4。

  • 第22题:

    计算题:当用200ml水样进行碱度滴定时,所用0.02mol/LHCL的体积为V1=1.1ml,V2=22.9ml,试计算各种碳酸化合物组分的浓度。


    正确答案: 解:因为V2>V1,所以水样中构成碱度的主要组分是HCO和CO。由此可以计算
    [CO]=1.1×0.02/200=0.11×10-3(mol/L)
    [HCO]=(22.9-1.1)×0.02/200=2.18×10-3(mol/L)
    水样中碳酸化合物组分为HCO和CO。浓度分别为0.11×10-3mol/L,2.18×10-3mol/L。

  • 第23题:

    计算题:要求弯曲如图所示零件:其中t=4毫米,r=15毫米,α=120°,Lr=50毫米,L2=80毫米。试求:落料长度尺寸?


    正确答案: 解:L=L1+L2+A
    A=π(r+t/2)α/180°=3.14×(15+2)×120°/180°=35.59毫米
    所以落料长度L=50+35.59=165.59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