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缓冲区溢出
B.端口扫描
C.SQL注入
D.木马植入
第1题:
计算机系统中在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时,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取出数据。因此,该缓冲区的数据结构应该是( )。
A.树 B.图 C.栈 D.队列
第2题:
根据溢出发生的位置划分缓冲区溢出攻击,()不属于一种缓冲区溢出攻击。
第3题:
向缓冲区写入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内容,可能会造成()。
第4题:
拒绝服务攻击是因特网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攻击方式,很多的网站都经受过它的侵扰,以下()攻击是拒绝服务攻击的一种类型。
第5题:
缓冲区溢出是由向缓冲区中写入()的数据而引发的。
第6题:
关于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危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7题:
向程序的缓冲区(堆、栈等)中写入超出其长度的数据是()攻击手段。
第8题:
一名攻击者向一台远程主机发送特定的数据包,但是不想远程主机响应这个数据包。它采用的攻击手段可能是()。
第9题:
在程序中写入了硬凭证
在编程中调用了别的库
设定了运行的沙箱环境
程序中使用了多线程
第10题:
缓冲区是用来暂时存放输入输出数据的内存
只要把内存加大,就可以避免缓冲区溢出
指输入输出数据超出了缓冲区的大小,占用缓冲区之外的内存空间
利用缓冲区溢出攻击,可以破坏程序运行,系统重新启动
第11题:
队列
栈
线性表
有序表
第12题:
缓冲区溢出
端口扫描
SQL注入
木马植入
第13题:
第14题:
关于缓冲区溢出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5题:
()攻击是指通过向程序的缓冲区写入超出其长度的内容,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去执行其他的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第16题:
装箱是将堆中的数据封装成对象放到栈中的过程,拆箱将栈中的数值存放到堆中的过程。
第17题:
缓冲区溢出是指计算机向缓冲区中写入超过缓冲区大小的数据,溢出的数据覆盖了合法数据的情况。
第18题:
在存储空间布局中从低地址到高地址依次分布为()。
第19题:
关于缓冲区溢出描述错误的是()
第20题:
黑客通过在特定的网络区域安装嗅探类程序截获网络用户的口令等敏感数据
黑客故意向远程用户的应用程序发送超出其缓冲区长度的数据,导致缓冲区容纳不下而出错,并趁机取得远程主机的控制权
黑客发送大量假冒源地址的同步数据包(SynPacket)给远程主机,远程主机因无法收到确认数据包,使得TCP连接无法完成。从而影响正常运作
黑客通过伪造亲朋好友的身份向用户发送带有恶意程序的邮件以取得控制权
第21题:
地址欺骗
缓冲区溢出
强力攻击
拒绝服务
第22题:
第23题:
劫持
越狱
常量溢出
缓冲区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