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急性药害指在施药后几个小时至几天内植物表现出的异常现象。() ”相关问题
  • 第1题:

    急性药害发生快,一般在施药后2-5天即可发生,且症状明显。()


    A

  • 第2题:

    以下关于延缓抗性的方法可行的是()。

    A.提高施药害虫的种群阈限。

    B.减少施药次数。

    C.用残效期短的化合物。

    D.局部施药,保持一定的庇护区。


    ABCD

  • 第3题:

    486、触杀型除草剂被植物吸收后能在体内传导,扩散到没有施药的部位甚至全株。


    B

  • 第4题:

    【简答题】列出常见植物药害的急救方法。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多表现为抑制作物生长,缺乏营养。解除除草剂对作物的抑制可使用促进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生长素等,不能用抑制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等,否则会加重药害。人工合成的外源激素与作物没有亲和性,用量不好掌握,用量过大会加重药害;植物调节剂中的内源激素与作物有亲和性,使用过量,作物吸收后能自身调节,对作物安全。 (1)植物微生态制剂-益微(增产菌) 在生产上水稻秧田丁草胺、丁扑、丁西药害,本田丁草胺、稻思达(丙炔恶草酮)、快杀稗(二氯喹啉酸)、2甲4氯、莎稗磷单用药害或与壮秧剂等混合发生药害,氯嘧磺隆、咪唑乙烟酸残留药害;玉米田发生氯嘧磺隆、氟磺胺草醚、咪唑乙烟酸残留药害,拿捕净、精稳杀得、精禾草克、高效盖草能等飘移药害;麦田2,4-滴、2甲4氯、百草敌药害;玉米田长残效除草剂氯嘧磺隆、氟磺胺草醚残留药害;长残效除草剂氯嘧磺隆、普施特(咪唑乙烟酸)、金豆(甲氧咪草烟)、甲磺隆、绿磺隆、莠去津、广灭灵(异噁草松)、阔草清(唑嘧磺草胺)、氟磺胺草醚等造成高粱、谷子、棉花、花生、亚麻、油菜、甜菜、向日葵、烟草、菜豆、马铃薯、苜蓿、西瓜、南瓜、番茄、辣椒、甘蓝、萝卜、胡萝卜、茄子、洋葱等残留药害。上述药害每公顷用益微300~450克(毫升)喷雾,喷液量每公顷人工100~150升,拖拉机喷雾机100升,飞机场5~30升。一般施药后7~10天可恢复正常生长。 (2)内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上常用的有康凯、天然芸苔素内酯等,用于水稻、甜菜、大豆、小麦、大麦、洋葱、芸豆、小豆等缓解、减轻除草剂药害。对生产上水稻秧田丁草胺、丁扑、丁西药害,本田丁草胺、稻思达(丙炔恶草酮)、快杀稗(二氯喹啉酸)、2甲4氯、莎稗磷单用药害或与壮秧剂等混合发生药害;麦田2,4-滴药害;玉米田氟磺胺草醚、氯嘧磺隆、咪唑乙烟酸残留药害;洋葱氟磺胺草醚、氯嘧磺隆残留药害;芸豆、小豆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嗪草酮药害等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减少产量损失。 (3)微生物肥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微生物肥主要有钾细菌亦称硅酸盐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磷细菌有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覃状孢芽杆菌(Bacillus mycoides)、多粘孢芽杆菌(Bacillus poiymyxa)等,生产上称生物钾、生物磷等,发展趋势向多种菌混合方向发展。水稻受除草剂丁草胺、稻思达等,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烯效唑、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等药害后,每公顷用微生物复合肥如丰业生物肥、圣丹生物肥(磷钾生物复合肥)40~45千克撒施,一般施后7~10天药害解除,恢复正常生长。

  • 第5题:

    【判断题】作物的发芽期、幼苗期、花期、孕穗期以及嫩叶、幼果上施药易产生药害。

    A.Y.是

    B.N.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