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承载网络指标高于IP承载网性能指标的业务系统和只通过承载网提供点对点链路的业务系统,建议通过其他方式接入。
B.同一业务系统接入承载网时,在容量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接入承载网的CE设备的数量,以提高承载网设备的端口使用效率。
C.承载网域内VPN完全隔离,如通过不同VPN承载的业务之间有互通需求,请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D.以上均是
第1题:
A.CR
B.BR
C.CE
D.AR
第2题:
根据“业务系统CE接入IP承载网需求”,业务系统CE接入IP承载网需满足以下哪些要求?()
第3题:
AG接入网关与软交换设备之间是协议连接主要通过IP网络承载语音流。
第4题:
根据《YD/T 5153-2007固定软交换工程暂行规定》,软交换网采用()相分离的体系架构。
第5题:
以下关于IP城域网与数据承载网关系的说法,哪个最准确()
第6题:
IP承载网应具备承载电路域核心网业务系统的能力,电路域核心网包括省际省内软交换汇接网、3G电路域核心网、()的IP承载。
第7题:
在软交换业务系统接入IP承载网时,所有业务网络均应以()方式接入IP专网
第8题:
关于电路域核心网分阶段IP化发展策略主要包括()
第9题:
第10题:
《中国移动IP承载网业务系统接入割接申请单》
《中国移动IP承载网业务系统接入需求单(##省)》
《中国移动IP承载网##业务系统接入技术方案》
第11题:
接入层
承载层
控制层
业务应用层
第12题:
第13题:
A.CR
B.BR
C.AR
D.CE
第14题:
目前中国联通承载固定长途软交换业务网的IP网是()张网?
第15题:
业务系统通过双CE接入时,可采用()方式接入IP承载网;业务系统采用这类接入方式时,建议接入IP承载网“成对”设置的AR。
第16题:
业务接入IP承载网流程中业务系统提供接入承载网技术方案属于哪个阶段()
第17题:
IP承载网负责接入业务的路由器叫()
第18题:
省公司根据总部网络部分配的资源情况,更新四张资源表格。与总部确认数据无误,并完成AR-CE间链路调试后,向总部网络部提交()
第19题:
软交换设备的MSCServer(简称MSS)、MGW的信令流和媒体流均需通过一对()设备接入IP承载网()
第20题:
下列关于IP综合承载网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第21题:
电信增值业务通过CN2网络承载
电路域移动软交换设备通过CN2网络承载
VPDN业务通过163网或者CN2网络来承载
分组域的国际漫游业务通过163网络来承载
第22题:
第23题:
对承载网络指标高于IP承载网性能指标的业务系统和只通过承载网提供点对点链路的业务系统,建议通过其他方式接入。
同一业务系统接入承载网时,在容量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接入承载网的CE设备的数量,以提高承载网设备的端口使用效率。
承载网域内VPN完全隔离,如通过不同VPN承载的业务之间有互通需求,请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以上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