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直接性问题
B.探索性问题
C.反思性问题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根据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为如下三种基本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即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的课程知识第二种方式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教学工具第三种方式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生学的学习工具。结合你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式的应用,谈一谈第二种方式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第4题: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5题: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目的有应用技术培养学生能力、应用技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第6题: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目的是?()
第7题:
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很差、学生不能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第8题: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将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它可以()。
第9题:
第10题:
直接性问题
探索性问题
反思性问题
第11题:
丰富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12题: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探究学习
第13题:
第14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是()。
第15题: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你认为应如何实施,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16题:
关于信息技术学科微视频的设计策略和技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目的是?()
第18题:
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很差、学生不能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等属于()。
第19题:
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李老师在设置《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的教学时,觉得该节内容中涉及的知识概念过多,所以如果单纯地以老师的讲授法为主很难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因此决定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多开展学生参与的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以小组为单位,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问题: (1)什么是合作学习? (2)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第20题:
设计的任务要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因为学生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
设计的任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所以需要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在手把手的操作过程中掌握规范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创设任务时要注意渗透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这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知识整合的表现之一
设计任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方法
第21题:
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很差、学生不能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怎样操作,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怎样搞
为改进专业水平,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回顾和检讨所发现的问题
怎样与学生沟通
第22题:
反思性问题
探索性问题
直接性问题
干欲性问题
第23题:
直接性问题
探索性问题
反思性问题
能力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