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MOTE_ADDR
B.REMOTE_HOST
C.LOCAL_ADDR
D.PATH_INFO
第1题:
A.客户端的网速
B.客户端所提交内容的数据类型
C.发送请求的端口号
D.发出请求的远程主机的IP地址
第2题:
DHCP服务器中,若要为DHCP客户端制定多个DNS的IP地址,IP地址之间应使用“;”分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若要获得客户端的IP地址,应使用ServerVariables方法,查询()环境变量。
AREMOTE_HOST
BLOCAL_ADDR
CREMOTE_ADDR
DPATH_INFO
第4题:
下列()集合可以返回客户端IP地址。
第5题:
在Windows环境下,DHCP客户端可以使用()命令重新获得IP地址。
第6题:
下列不属于Request.ServerVariables集合可以读取服务器环境变量的是()。
第7题:
DHCP客户端申请一个新的IP地址之前,使用的初始IP地址是127.0.0.1。
第8题:
若要获得客户端的IP地址,应使用ServerVariables方法,查询()变量。
第9题:
DHCP客户端申请一个新的IP地址之前,使用的初始IP地址是:()
第10题:
REMOTE_HOST
LOCAL_ADDR
REMOTE_ADDR
PATH_INFO
第11题:
getAddress()
getPort()
getName()
getData()
第12题:
客户端的网速
客户端所提交内容的数据类型
发送请求的端口号
发出请求的远程主机的IP地址
第13题:
取得客户端的IP地址的方法是()。
A.Request.servervariables
B.Request.servervariables
C.Request.servervariables
D.Request.servervariables
第14题:
下列关于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下DHCP服务器配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不添加排除和保留时,服务器可将地址池内的IP地址动态指派给DHCP客户端
B.地址租约期限决定客户端使用所获得IP地址的时间长短
C.添加排除和保留时均需要获得客户端的MAC地址信息
D.保留是指DHCP服务器指派的永久地址租约
第15题:
可以用SeverVariables方法取得服务器端的环境变量信息。具体使用方法如下:Request. ServerVariables(变量名称)。
第16题:
控制客户端登录RPU应使用哪个IP地址?()
第17题:
若要获得客户端的IP地址,应使用ServerVariables方法,查询()环境变量。
第18题:
当客户端使用的是Windows2000Professional,设置自动获得IP地址,当网络中没有配置DHCP服务器,客户端会怎样()
第19题:
下面不属于Request.ServerVariables集合可以读取服务器端环境变量的是:()
第20题:
若要获得客户端的IP地址,应使用ServerVariables方法,查询()环境变量。
第21题:
REMOTE_ADDR
REMOTE_HOST
LOCAL_ADDR
PATH_INFO
第22题:
客户端的网速
客户端所提交内容的数据类型
发送请求的端口号
发出请求的远程主机IP
第23题:
可以是DHCP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与客户端MAC地址静态绑定的IP地
可以是客户端曾经使用过的IP地址,即客户端发送的DHCP_DISCOVER报文中请求IP地址选项(RequestedIPAddrOption)的地址
在DHCP地址池中,顺序超找可供分配的IP地址,即最先找到的IP地址
关于DHCP服务器查询到的超过租期、发生冲突的IP地址如果找到可用的IP地址,则可进行分
可以是客户端曾经和别的客户端产生冲突的IP地址
第24题:
DHCP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与客户端MAC地址静态绑定的IP地址
客户端以前曾经使用过的IP地址,即客户端发送的DHCP_DISCOVER报文中请求IP地址选项(RequestedIPAddrOption)的地址
在DHCP地址池中,顺序查找可供分配的IP地址,最先找到的IP地址
DHCP服务器查询到的超过租期、发生冲突的IP地址,如果找到可用的IP地址,则进行分配,否则报告错误
客户端以前曾经和别的客户端产生冲突的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