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下程序 SET TALK OFF CLEAR AA=”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册;”九八” CC=”——” ?AA ??”&BB.年第&CC.次考试” 执行程序后,屏幕显示( )。A.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九八年第一次考试B.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九八年第一次考试C.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BB年第CC次考试D.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耶年第CC次考试

题目

有如下程序 SET TALK OFF CLEAR AA=”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册;”九八” CC=”——” ?AA ??”&BB.年第&CC.次考试” 执行程序后,屏幕显示( )。

A.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九八年第一次考试

B.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九八年第一次考试

C.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BB年第CC次考试

D.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耶年第CC次考试


相似考题
更多“有如下程序SET TALK OFFCLEARAA=”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册;”九八”CC=”——”?AA??”&BB.年第&C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有如下的程序段,其功能是将汉字信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从屏幕底部移至顶部,请填空:

    SET TALK OFF

    SET STATUS OFF

    x=”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CLEAR

    K=23

    D0 WHILE K>0

    @【 】,26 SAY SPACE(18)

    @k,26 SAY X

    P=INKEY(1)

    K=K-1

    ENDDO


    正确答案:k+1
    k+1

  • 第2题:

    执行如下程序,最后S的显示值为 SET TALK OFF S=0 i=5 X=11 DO WHILE S<=x S=S +i I = I +l ENDDO ?s SET TALK ON

    A.5

    B.11

    C.18

    D.26


    正确答案:C
    解析:该循环语句中,变量s和i每次执行循环后值的变化如下:
      s值  i值
      第一次循环  5  6
      第二次循环  11  7
      第三次循环  18  8
      程序在第四次执行循环时,因条件(18<;11)为假而退出循环。

  • 第3题:

    在Visual FoxPro中,有如下程序: *程序名:TEST.PRG SET TALK OFF PRIVATE X,Y X=”计算机” Y=”等级考试” D0 subl ?X+Y RETURN *子程序:sub1 PROCEDU sub1 LOCAL X X=”考试” Y=”系统” X=X+Y RETURN执行命令DO TEST后,屏幕显示的结果应是( )。

    A. 考试系统

    B. 计算机系统

    C. 等级考试系统

    D. 计算机等级考试


    正确答案:B
    在子程序sub1中定义了局部变量x,则子程序中x值的改变不影响全局变量中的x。而子程序中Y值的改变导致了全局变量Y值的改变。最终X=”计算机”,Y=”系统”。显示x+Y的值则为“计算机系统”。

  • 第4题:

    请教:2011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B全真模拟试卷(1)第1大题第1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 题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字符串的截取与连接,Len()函数求出字符串长度以确定循环次数,Mid()函数确定每次截取的字符。故结果为B)。

  • 第5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8220;samp2.aecdb&8221;,里面已经设计好三个关联表对象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8220;samp2.aecdb&;8221;,里面已经设计好三个关联表对象&;8220;tCourse&;8221;、&;8220;tGrade&;8221;、&;8220;tStudent&;8221;和一个空表&;8220;tSinf0&;8221;,同时还有两个窗体&;8220;tStudent&;8221;和&;8220;tGrade子窗体&;8221;,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br>;

    (1)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年龄小于所有学生平均年龄的男学生,并显示其&;8220;姓名&;8221;,所建查询名为&;8220;qTl&;8221;。(2)创建一个查询,计算&;8220;北京五中&;8221;每名学生的总成绩和所占全部学生总成绩的百分比,并显示&;8220;姓名&;8221;、&;8220;成绩合计&;8221;和&;8220;所占百分比&;8221;,所建查询命名为&;8220;qT2&;8221;。 <;br>;

    注意:&;8220;成绩合计&;8221;和&;8220;所占百分比&;8221;为计算得到。 <;br>;

    要求:将计算出的&;8220;所占百分比&;8221;设置为百分比显示格式,小数位数为2。 <;br>;

    (3)创建一个查询,将所有学生的&;8220;班级编号&;8221;、&;8220;学号&;8221;、&;8220;课程名&;8221;和&;8220;成绩&;8221;等值填入&;8220;tSinf0&;8221;表相应字段 <;br>;

    中,其中&;8220;班级编号&;8221;值是&;8220;tStudent&;8221;表中&;8220;学号&;8221;字段的前6位,所建查询名为&;8220;qT3&;8221;。 <;br>;

    (4)窗体&;8220;tStudent&;8221;和&;8220;tGrade子窗体&;8221;中各有一个文本框控件,名称分别为&;8220;tCountZ&;8221;和&;8220;tCount&;8221;。对两1个文本框进行设置,能够在&;8220;tCountZ&;8221;文本框中显示出每名学生的所选课程数。 <;br>;

    &;nbsp;注意:不允许修改窗体对象&;8220;tStudent&;8221;和&;8220;tGrade子窗体&;8221;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br>;


    正确答案:
    【考点分析】本题考点:创建条件查询、分组总计查询及子查询。【解题思路】第1、2、3、4小题在查询设计视图中创建不同的查询,按题目要求添加字段和条件表达式。(1)【操作步骤】步骤l:单击“创建”选项卡下的“查询”组中的“查询设计”按钮。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双击表“tStudent”,然后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显示表”对话框。步骤2:双击“姓名”,“年龄”,“性别”字段,取消“年龄”和“性别”字段的“显示”复选框的勾选,在“年龄”的“条件”行中输入“<(selectavg([年龄])fromtStudent)”,在“性别”的“条件”行中输入“男”,单击“保存”按钮,另存为“qTl”,关闭设计视图。(2)【操作步骤】步骤l:单击“创建”选项卡下的“查询”组中的“查询设计”按钮。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双击“tStudent”、“tGrade”表,然后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显示表”对话框。步骤2:双击“tStudent”表的“姓名”、“毕业学校”字段;在“毕业学校”右侧的两个字段行中分别输人“成绩合计:成绩”和“所占百分比:Sum([成绩])/(selectSum([成绩])fromtGrade)”,并取消“毕业学校”字段的“显示”行复选框的勾选。步骤3:单击“查询工具”选项卡的“设计”选项卡下的“显示/隐藏”组中的“汇总”按钮,在“毕业学校”字段的“总计”行选择“Where”,在“成绩合计”字段的“总计”行选择“合计”,在“所占百分比”字段的“总计”行选择“Expression”;在“毕业学校”字段的“条件”行中输入“北京五中”。步骤4:右键单击“所占百分比”列的任一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按钮,弹出“属性表”对话框,在该对话i的“格式”行中选择“百分比”,在“小数位数”行中选择…2’,;闭属性表。步骤5: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另存为iT2”,然后关闭“设计视图”。(3)【操作步骤】步骤l:单击“创建”选项卡的“查询”组中的“查询设计”按。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双击表“tStudent”,“tCourse”,Grade”,然后单击“关闭”按钮,关闭“显示表”对话框。步骤2:在第一个“字段”行输入“班级编号:l.eft([tStu-nt]![学号],6)”,然后双击“tStudent”表的“学号”字段、,C0urse”表的“课程名”字段、“tGrade”表的“成绩”字段。步骤3:单击“查询工具”的“设计”选项卡下的“查询类型”中的“追加”按钮,弹出“追加”对话框,在“表名称(N)”行的拉列表中选择“tSinf0”,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步骤4:单击“查询工具”的“设计”选项卡下的“结果”组中“运行”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步骤5:单击快速访问:l: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另存为T3”,然后关闭“设计视图”。(4)【操作步骤】步骤l:选择“窗体”对象,然后右键单击“tStudent”窗体,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打开设计视图。步骤2:右键单击文本框控件“tCountZ”(即未绑定控件),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弹出“属性表”对话框,该对话框中单击“全部”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下的“控件来”行中输入“=DCount(”成绩ID”,”tGrade”,”学号一“’&学号]&,”…)”,单击快速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然后关闭属性表”对话框,再关闭“设计视图”。步骤3:选择“窗体”对象,然后右键单击“tGrade”窗体,在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计视图”命令。打开设计视图。步骤4:在设计视图中右键单击文本框控件“tCount”(即:绑定控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属E表”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单击“全部”选项卡,在该选项卡:的“控件来源”行中输入“=[tGrade子窗体].[Form]!tCount],单击快速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关闭“属性表”,然;关闭“设计视图”。

  • 第6题:

    Whichofthefollowingisthecorrectsignalflowforananalogmulti-roomaudiosystem?()

    A.Source,VolumeControl,Speaker,Amp

    B.Source,Amp,VolumeControl,Speaker

    C.Amp,Source,VolumeControl,Speaker

    D.Speaker,Amp,VolumeControl,Source


    参考答案:B

  • 第7题:

    执行如下程序SET TALK OFFS=0I=1INPUT "N=" TO NDO WHILE S<=NS=S+II=I+1ENDDO

    执行如下程序

    SET TALK OFF

    S=0

    I=1

    INPUT "N=" TO N

    DO WHILE S<=N

    S=S+I

    I=I+1

    ENDDO

    ?S

    SET TALK ON

    如果输入值为5,则最后S的显示值是( )。

    A.1

    B.3

    C.5

    D.6


    正确答案:D

  • 第8题:

    能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取出“等级”2字的函数是______。

    A.SUBSTR("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6,2)

    B.SUBSTR("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11,4)

    C.SUBSTR("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11)

    D.SUBSTR("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6,4)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执行如下程序,最后S的显示值为 SET TALK OFF S=0 i=5 X=11 DO WHILE s<=X s=s+i i=i+1 ENDDO ?s SET TALK ON

    A.5

    B.11

    C.18

    D.26


    正确答案:C
    解析:该循环语句中,变量s和i每次执行循环后值的变化如下:s值i值第一次循环56第二次循环117第三次循环188程序在第四次执行循环时,因条件(18=11)为假而退出循环。

  • 第10题:

    CDP单板程序的正确加载路径是()。

    • A、BAM-网线-CDP
    • B、BAM-网线-AMP-CDP
    • C、BAM-网线-AMP-BCP-CDP
    • D、BAM-网线-AMP-CCM-CDP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Companycom is purchasing a p5 590 which was configured with 60 Amp line cords. They have just indicated that their large datacenter is already wired for 100 Amp power circuits in the location where the server will be installed. What would be the recommended action?()

    • A、Use the 60 Amp line cords
    • B、Change the 100 Amp connector to a 60 Amp circuit
    • C、Submit an RPQ to order the p5 590 with 100 Amp power cords
    • D、Change the configuration and order the p5 590 with the 100 Amp power cords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单选题
    CGI是一种()。
    A

    a.计算机图形介面

    B

    b.编程语言

    C

    c.服务器与用户程序之间的接口

    D

    d.网络互连设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Visual PoxPro中有如下程序文件TEST: *程序名:TEST.PRG *调用方法:DO TEST SET TALK OFF CLOSE ALL mX=“Visual FoxPro” mY=“二级” DO SUB1 WITH mY ?mY+mX RETURN *子程序:SUB1,PRG PROCEDURE SUB1 PARAMETERS mY mY=“计算机等级”+mY RETURN 执行命令DOTEST后,屏幕的显示结果为

    A.二级Visual FoxPro

    B.计算机等级二级Visual FoxPro

    C.计算机等级Visual FoxPro

    D.计算机等级二级


    正确答案:B
    解析: TEST调用了子程序SUB1,并且传递给SUB1一个参数mY。mY的值在子程序SUB1中发生改变并传回给主程序TEST。

  • 第14题:

    (22)在Visual FoxPro中有如下程序:*程序名:TEST .PRG*调用方法:DO TESTSET TALK OFFCLOSE ALLCLEAR ALLmX = "Visual FoxPro "mY = "二级"DO SUB1 WITH mX?mX+mYRETURN*子程序:SUB1.PRGPROCEDURE SUB1PARAMETERS mX1LOCAL mXmX ="Visual FoxPro DBMS 考试"mY ="计算机等级"+mYRETURN执行命令DO TEST后,屏幕的显示结果为A)二级Visual FoxProB)计算机等级二级Visual FoxPro DBMS考试C)二级Visual FoxPro DBMS考试D)计算机等级二级Visual FoxPro


    正确答案:D
    题目中的主程序TEST调用了子程序SUB1,调用过程中传递给子程序SUB1一个参数mX,由于在子程序SUBI中mX被定义为一个局部变量,其作用域只是在SUB1中有效,所以SUB1中的变量mX的值不会影响到主程序中TEST程序中的mX,值发生改变的只是变量my.子程序SUB1执行完毕后变量my和mX值分别为“计算机等级二级”和“Visual FoxPro”。主程序最后利用“+”运算符将两个变量My和mX顺序连接,其结果为“计算机等级二级Visual FoxPro”,故正确答案为D。

  • 第15题:

    在Visual FoxPro中有如下程序: *程序名:TEST.PRG *调用方法:DO TEST SET TALK OFF CLOSE ALL CLEAR ALL mX="Visual FoxPro" mY="二级" DO SUB1 WITH mX ?mY+mX RETURN *子程序:SUB1.PRG PROCEDURE SUB1 PARAMETERS mX1 LOCAL mX mX=“Visual FoxPro DBMS考试” mY=“算机等级”+mY RETURN 执行命令DO TEST后,屏幕的显示结果为

    A.二级Visual FoxPro

    B.计算机等级二级Visual FoxPro DBMS考试

    C.二级Visual FoxPro DBMS考试

    D.计算机等级二级Visual FoxPro


    正确答案:D
    解析:题目中的主程序TEST调用了子程序SUB1,调用过程中传递给子程序SUB1一个参数mX,由于在子程序SUB1中mX被定义为一个局部变量,其作用域只是在SUB1中有效,所以SUB1中的变量mX的值不会影响到主程序中TEST程序中的 mX,值发生改变的只是变量mY。子程序SUB1执行完毕后变量mY和mX值分别为“计算机等级二级”和“Visual FoxPro”。主程序最后利用“+”运算符将两个变量My和mX顺序连接,其结果为“计算机等级二级Visual FoxPro”。

  • 第16题:

    处方中水的外文缩写是( )。

    A、aq.

    B、amp.

    C、a.c

    D、a.j.

    E、aa.


    正确答案:A
    解析:处方书写

  • 第17题:

    有如下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A { public: viltual void f() { c

    有如下程序: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A

    {

    public:

    viltual void f()

    {

    cout<<"AA";

    }

    };

    class BB:public AA

    {

    public:

    BB()

    {

    cout<<"BB";

    }

    };

    class CC:public BB

    {

    public:

    virtual void f()

    {

    BB::f();

    cout<<"CC";

    }

    };

    int main()

    {

    AA aa,*p;BB bb;CC cc;

    p=&cc;

    p->f();

    return 0;

    }

    运行后的输出结果【 】。


    正确答案:BBBBAACC
    BBBBAACC 解析:本题考核虚函数。本题中,函数f()在基类AA中派生类CC中都声明为虚函数,所以采用动态联编。主函数首先定义类AA的对象aa和指针对象p,然后定义了类BB的对象bb,此时调用了类BB的构造函数输出BB。再定义类CC的对象cc,由于类CC是类BB的派生类,所以此时又调用类BB的构造函数输出BB。最后执行语句“p=&cc;p->f();”,输出AA和CC。

  • 第18题:

    请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笔试模拟试题(1)第2大题第4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39 题有如下程序 

    main() 

    { int a=2,b=-1,c=2; 

    if(aif(b<0)c=0; 

    else c++; 

    printf("%d\n",c); 

    该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请教:2011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B专家押密试卷(2)第1大题第9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9 题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处方中各个、各的外文缩写是( )。

    A、aq.

    B、amp.

    C、a.c

    D、a.j.

    E、aa.


    正确答案:E
    解析:处方书写

  • 第21题:

    按细胞分子信息调节理论说明哮喘的发生机制,是由于( )

    AAMP/ATP变小

    Bc-GMP/GMP变小

    Cc-AMP/ATP变小

    Dc-GMP相对增多

    Ec-AMP/c-GMP相对变大


    D

  • 第22题:

    关于进程加载失败,或者系统启动失败,下面说法是正确的有()。

    • A、进程映射名不匹配: AMP(PLF):Process XXX Load Fail
    • B、进程加载失败: AMP(PLF):Process XXX Load Fail
    • C、进程测试失败: AMP(PLF):Process N Test Fail
    • D、域冲突引起的模块卸载: AMP(IMF):Module N Unload Success

    正确答案:A,B,C,D

  • 第23题:

    单选题
    按细胞分子信息调节理论说明哮喘的发生机制,是由于( )
    A

    AMP/ATP变小

    B

    c-GMP/GMP变小

    C

    c-AMP/ATP变小

    D

    c-GMP相对增多

    E

    c-AMP/c-GMP相对变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