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tStud”和“tScore”两个表对象。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1)创建一个查询,计算并输出学生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的差值,显示标题为“s data,”,所建查询命名为“qStudl”;(2)建立“tStud”和“tSeore”两表之间的一对一关系;(3)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数学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的“姓名”、“性别”和“数学”三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Smd2”;(4)创建一个查询,计算并显示“学号”和“平均成绩”两个字段内容,

题目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tStud”和“tScore”两个表对象。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1)创建一个查询,计算并输出学生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的差值,显示标题为“s data,”,所建查询命名为“qStudl”;

(2)建立“tStud”和“tSeore”两表之间的一对一关系;

(3)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数学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的“姓名”、“性别”和“数学”三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Smd2”;

(4)创建一个查询,计算并显示“学号”和“平均成绩”两个字段内容,其中平均成绩是计算数学、计算机和英语三门课成绩的平均值,所建查询命名为“qStud3”。

注意:不允许修改表对象“tStud”和“tSeore”的结构及记录数据的值;选择查询只返回已选课的学生的相关信息。


相似考题
更多“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tStud”和“tScore”两个表对象。试按以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tStud”、"tCourse”、“tScore”三个关联表对象和一个空表“tTemp”。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输出姓名是三个字的男女学生各自的人数,字段显示标题为 “性别”和“NUM”,所建查询命名为“qT1”。 注意,要求按照学号来统计人数。


    正确答案:
    【审题分析】本题考查“计算”查询,在查询中计算名字为三个字的“男”、女”人数,对“性别”分组len(姓名)=3以上查询条件。
    【操作步骤】
    步骤1:双击打开“samp2.mdb”数据库,仅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在“显示表”对话框添加“tStud”表,关闭“显示表”对话框。单击“总计”按钮。双击“tStud”表“性别”字段,在其“总计”行选择分组。双击“学号”字段,在其左侧单击鼠标定位输入标题:num。在其总计行选择“计数”,在“字段”行第三列输入: len([姓名】),求“姓名”字段值的长度,在其条件行内输入:3。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输入文们名“qt1”。单击“确定”按钮,关闭“qt1”查询窗口。

  • 第2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已有“tTest.txt”文本文件和“sampl.mdb”数据库文件,“sampl.mdb”中已建立表对象“tStud”和“tScore”。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表的各种操作:

    (1)将表“tScore”的“学号”和“课程号”两个字段设置为复合主键。

    (2)设置“tStud”表中的“年龄”字段的有效性文本为“年龄值应大于16”:删除“tStud”表结构中的“照片”字段。

    (3)设置表“tStud”的“入校时间”字段有效性规则为只能输入1月(含)到10月(含)的日期。

    (4)设置表对象“tStud”的记录行显示高度为20。

    (5)完成上述操作后,建立表对象“tStud”和“tScore”的表间一对多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

    (6)将考生文件夹下文本文件tTest.txt中的数据链接到当前数据库中。要求:数据中的第一行作为字段名,链接表对象命名为tTemp。


    正确答案:【操作步骤】 (1)步骤1:打开“sampl.mdb”数据库单击“表”对象单击“tScore”单击“设计”按钮打开“tSeore”设计视图然后选择“学号”和“课程号”两个字段。 步骤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主键”按钮。 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关闭表。 (2)步骤1:单击“tStud”单击“设计”按钮打开“tStud”设计视图。选中“年龄”字段设置“有效性文本”为:年龄值应大于16。选中“照片”字段右键单击选择“删除行”命令。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 (3)步骤1:在“tStud”的设计视图中选中“入校时间”字段在“有效性规则”中输入:Month(【[入校时间】)>=1And Month([入校时间])=10。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关闭表的设计视图。 (4)步骤1:双击“tStud”执行【格式】→【行高】菜单命令在“行高”文本框中输入:20。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 (5)步骤1:单击“关系”按钮在关系对话框中右键单击鼠标选择“显示表”命令在“显示表”对话框中选择“tStud”和“tScore”单击“关闭”按钮。在“tStud”中选中“学号”字段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放到“tScore”中的“学号”字段上将会弹出编辑关系对话框勾选“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然后单击“创建”按钮。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 (6)步骤l:打开“sampl.mdb”数据库执行【文件】→【获取外部数据源】→【链接表】菜单命令打开链接表对话框。 步骤2:在“链接表”对话框中的文件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文本文件”然后在查找范围中选择需要查找的文件“tTest.txt”单击“链接”按钮进入“链接文本向导”对话框。 步骤3:在对话框中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第一行包含字段名称”复选框单击“下一步”按钮在最后一个“链接文本向导”对话框中将“链接表名称”设置为“tTemp”单击“完成”按钮。
    【操作步骤】 (1)步骤1:打开“sampl.mdb”数据库,单击“表”对象,单击“tScore”,单击“设计”按钮,打开“tSeore”设计视图,然后选择“学号”和“课程号”两个字段。 步骤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主键”按钮。 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关闭表。 (2)步骤1:单击“tStud”,单击“设计”按钮,打开“tStud”设计视图。选中“年龄”字段,设置“有效性文本”为:年龄值应大于16。选中“照片”字段,右键单击,选择“删除行”命令。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 (3)步骤1:在“tStud”的设计视图中,选中“入校时间”字段,在“有效性规则”中输入:Month(【[入校时间】)>=1And Month([入校时间])=10。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关闭表的设计视图。 (4)步骤1:双击“tStud”,执行【格式】→【行高】菜单命令,在“行高”文本框中输入:20。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 (5)步骤1:单击“关系”按钮,在关系对话框中,右键单击鼠标,选择“显示表”命令,在“显示表”对话框中选择“tStud”和“tScore”,单击“关闭”按钮。在“tStud”中选中“学号”字段,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放到“tScore”中的“学号”字段上,将会弹出编辑关系对话框,勾选“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然后单击“创建”按钮。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 (6)步骤l:打开“sampl.mdb”数据库,执行【文件】→【获取外部数据源】→【链接表】菜单命令,打开链接表对话框。 步骤2:在“链接表”对话框中的文件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文本文件”,然后在查找范围中选择需要查找的文件“tTest.txt”,单击“链接”按钮,进入“链接文本向导”对话框。 步骤3:在对话框中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第一行包含字段名称”复选框,单击“下一步”按钮,在最后一个“链接文本向导”对话框中将“链接表名称”设置为“tTemp”,单击“完成”按钮。 解析:本题考查表的复合主键的创建、字段属性的设置、数据表显示特性的设置、表关系的建立和数据文件的链接。
    在表的设计视图中可以进行字段属性的设置以及主键的设置。此题中的(1)、(2)、(3)小题为设置字段的属性。
    有效性规则能够检查错误的输入或者不符合逻辑的输入,防止非法数据输入到表中.此题中的(3)小题中,“tStud”“入校时间”字段必须为1月(含)到10月(含)的日期。
    有时为了设计数据表的显示属性,可以通过【格式】→【行高】菜单来实现,如本题中的(4)小题。
    在数据库窗口中可以通过关系按钮来创建表之间的关系,如(5)小题。
    Access数据库中可以由其他数据文件链接数据从而生成新的数据表,最常用的就是由Excel文件导入数据。此题中的(6)小题要求从文本文件链接数据生成1个新的表。

  • 第3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l.mdb”。在数据库文件中已经建立了一个表对象“学生基本情况”。试按以下操作要求,完成各种操作: 将“学生基本情况”表名称更改为“tStud”。


    正确答案:
    【审题分析】(1)主要考查表的重命名操作,比较简单,属于 Windows基本操作.
    (2)考查两个知识点,其一:表的主键的设置,其二:字段标题的添加.
    (3)考查字段属性中“索引”设置。希望考生能了解三种索引的含义.
    (4)考查表结构的调整期中包括字段的修改与添加、数据类型的修改等.
    (5)考查字段属性的“掩码”的设置方法。
    (6)主要考查字段的显示与掩藏的设置的方法.
    【操作步骤】
    (1)步骤1:双击打开“samp1e1.mdb”数据库。单击“表”对象,选中“学生基本情况”表。
    步骤2:在“学生基本情况”表上右键单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就可以修改表名为“tStud”。

  • 第4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l.mdb”,里面已经设计好表对象“tStud”和“tScore”,窗体对象“fTest”和宏对象mTest。并按照以下要求完成操作:

    (1)将“tStud”表的“简历”字段的显示宽度设置为40。

    (2)分析并建立表“tStud”与表“tScore”之间的关系。

    (3)将窗体“frest”中显示标题为“Buaonl”的命令按钮改为显示“按钮”,同时将其设置为灰色无效状态。

    (4)将学生“入校时间”字段的默认值设置为本年度的1月1日(规定:本年度年号必须用函数获取)。

    (5)设置“tScore”表的“课程号”字段的输入掩码为只能输入5位数字或字母形式。

    (6)将“tStud”表中的“简历”字段隐藏起来。


    正确答案:【操作步骤】 (1)步骤1:打开“sampl.mdb”数据库单击“表“对 象单击“tStud”表单击“设计”按钮。 步骤2:将“简历”字段的“格式”设置为:40。 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关闭表设计视图窗口。 (2)步骤1:在“sampl.mdb”数据库窗口中单击“关系”按钮在关系对话框中右键单击鼠标选择“显示表”命令在“显示表”对话框中添加“tStud”和“tScore”表单击“关闭”按钮。在“tStud”中选中“学号”字段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放到“tScore”中的“学号”字段上然后在弹出的“编辑关系”对话框中单击“创建”按钮。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保存。 (3)步骤l:单击“窗体”对象单击“frest”窗体单击“设计“按钮。 步骤2:右键单击标题为“Buttonl”的命令按钮选择“属性”命令在“属性”对话框中将其“标题”设为“按钮”将“可用”设为“否”。 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设置。关闭窗体的设计视图窗口。 (4)步骤1:单击“表”对象单击“tStud”表单击“设计”按钮。 步骤2:选中“入校时间”字段将其“字段属性”的“默认值”设置为:DateSerial(Year(Now())11)“格式”设置为:短日期。 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5)步骤1:单击“表”对象单击“tScore”表单击“设计”按钮。 步骤2:选中“课程号”字段将其“输入掩码”属性设置为:AAAAA。 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6)步骤1:单击“表”对象单击“tScore”表单击“设计”按钮。 步骤2:选中的“简历”字段执行【格式】→【隐藏列】菜单命令。 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
    【操作步骤】 (1)步骤1:打开“sampl.mdb”数据库,单击“表“对 象,单击“tStud”表,单击“设计”按钮。 步骤2:将“简历”字段的“格式”设置为:40。 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关闭表设计视图窗口。 (2)步骤1:在“sampl.mdb”数据库窗口中,单击“关系”按钮,在关系对话框中右键单击鼠标,选择“显示表”命令,在“显示表”对话框中添加“tStud”和“tScore”表,单击“关闭”按钮。在“tStud”中选中“学号”字段,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放到“tScore”中的“学号”字段上,然后在弹出的“编辑关系”对话框中单击“创建”按钮。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保存。 (3)步骤l:单击“窗体”对象,单击“frest”窗体,单击“设计“按钮。 步骤2:右键单击标题为“Buttonl”的命令按钮,选择“属性”命令,在“属性”对话框中将其“标题”设为“按钮”,将“可用”设为“否”。 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设置。关闭窗体的设计视图窗口。 (4)步骤1:单击“表”对象,单击“tStud”表,单击“设计”按钮。 步骤2:选中“入校时间”字段,将其“字段属性”的“默认值”设置为:DateSerial(Year(Now()),1,1),“格式”设置为:短日期。 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5)步骤1:单击“表”对象,单击“tScore”表,单击“设计”按钮。 步骤2:选中“课程号”字段,将其“输入掩码”属性设置为:AAAAA。 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6)步骤1:单击“表”对象,单击“tScore”表,单击“设计”按钮。 步骤2:选中的“简历”字段,执行【格式】→【隐藏列】菜单命令。 步骤3: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 解析:本题考查表设置相关字段属性、表间关系建立、隐藏列等,还考查了窗体的属性设置。
    在设计视图中可以设置字段格式、默认值和输入掩码等。此题中的(1)小题为字段的格式。(4)小题为设置字段的默认值。(5)小题为设置输入掩码。
    在数据表视下可以设置字段的隐藏。(6)小题为设置隐藏列。
    在数据库窗口中通过关系按钮,可用设置表间关系。如(2)小题设计表间关系。在窗体的设计视图中设置窗体属性,如(3)小题的“标题”和“可用”属性。

  • 第5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三个关联表对象“tStud”、“tCourse”、“tScore”和一个临时表对象“tTemp”。

    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1)创建一个查询,按所属院系统计学生的平均年龄,字段显示标题为“院系”和“平均年龄”,所建查询命名为“qTl”。

    (2)创建一个查询,查找选课学生的“姓名”和“课程名”两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2”。

    (3)创建一个查询,查找有先修课程的课程相关信息,输出其“课程名”和“学分”两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3”。

    (4)创建删除查询,将表对象“tTemp”中年龄值高于平均年龄(不含平均年龄)的学生记录删除,所建查询命名为“qT4”。


    正确答案:(1)【操作步骤】步骤1:双击打开“samp2.mdb”数据库单击“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在“显示表”对话框中添加“tStud”表关闭“显示表”对话框。分别双击“tStud”表的字段“年龄”、“所属院系”。在“字段”行内出现“年龄”、“所属院系”分别把光标定位在“年龄”、“所属院系”字段的左侧添加标题“平均年龄:”、“院系:”“表”所在行不需要考虑自动添加“tStud”。如图2-8所示。 步骤2:单击工具栏上的“总计”按钮将出现“总计”行在“年龄”的总计行内选择“平均”在“所属院系”的总计行内选择“分组”。 步骤3:单击“运行”按钮执行操作。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输入文件名“qT1”单击“确定”按钮关闭“qT1”查询窗口。 用SQL语句完成: 步骤1:在samp2.mdb窗口下单击“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步骤2:执行【查询】→【SQL特定查询】→【数据定义】菜单命令打开数据定义窗口输入SQL语句如图2-9所示。 步骤3:单击“运行”按钮。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输入文件名“qT1”单击“确定”按钮关闭“qT1”查询窗口。 (2)【操作步骤】 步骤1: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添加“tStud”、“tCourse”、“tScore”表关闭“显示表”对话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要查询的字段只在“tStud”、“tCourse”表中但是必须把tScorv加入才能建立联系才能实现多表查询。 步骤2:分别在“tStud”表中双击“姓名”字段在tCourse表中双击“课程名称”字段。如图2-10所示。 步骤3:单击“运行”按钮。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输入文件名“qT2”。单击“确定”按钮关闭“qT2”查询窗口。 (3)【操作步骤】 步骤1:“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添加“tCourse”表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步骤2:在“tCourse”中双击“课程名称”、“学分”、“先修课程”字段。设置“先修课程”非空条件的表达为:IsNotNull如图2-11所示。 步骤3:单击“运行”按钮。在“输入参数值”对话框中输入任一参数。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输入文件名“qT3”。单击“确定”按钮关闭“qT3”查询窗口。 (4)【操作步骤】 步骤1: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然后添加“tTemp”表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步骤2:执行【查询】→【删除查询】菜单命令双击“tTemp”表中字段“年龄”在其条件行中添加:>(selectavg([年龄])from tTemp)。如图2-12所示。 步骤3:单击“运行”按钮执行操作。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输入文件名“qT4”单击“确定”按钮关闭“qT4”查询窗口。
    (1)【操作步骤】步骤1:双击打开“samp2.mdb”数据库,单击“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在“显示表”对话框中添加“tStud”表,关闭“显示表”对话框。分别双击“tStud”表的字段“年龄”、“所属院系”。在“字段”行内出现“年龄”、“所属院系”,分别把光标定位在“年龄”、“所属院系”字段的左侧,添加标题“平均年龄:”、“院系:”,“表”所在行不需要考虑,自动添加“tStud”。如图2-8所示。 步骤2:单击工具栏上的“总计”按钮,将出现“总计”行,在“年龄”的总计行内选择“平均”,在“所属院系”的总计行内选择“分组”。 步骤3:单击“运行”按钮,执行操作。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输入文件名“qT1”,单击“确定”按钮,关闭“qT1”查询窗口。 用SQL语句完成: 步骤1:在samp2.mdb窗口下单击“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步骤2:执行【查询】→【SQL特定查询】→【数据定义】菜单命令,打开数据定义窗口,输入SQL语句,如图2-9所示。 步骤3:单击“运行”按钮。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输入文件名“qT1”,单击“确定”按钮,关闭“qT1”查询窗口。 (2)【操作步骤】 步骤1: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添加“tStud”、“tCourse”、“tScore”表,关闭“显示表”对话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要查询的字段只在“tStud”、“tCourse”表中,但是必须把tScorv加入才能建立联系,才能实现多表查询。 步骤2:分别在“tStud”表中双击“姓名”字段,在tCourse表中双击“课程名称”字段。如图2-10所示。 步骤3:单击“运行”按钮。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输入文件名“qT2”。单击“确定”按钮,关闭“qT2”查询窗口。 (3)【操作步骤】 步骤1:“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添加“tCourse”表,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步骤2:在“tCourse”中双击“课程名称”、“学分”、“先修课程”字段。设置“先修课程”非空条件的表达为:IsNotNull,如图2-11所示。 步骤3:单击“运行”按钮。在“输入参数值”对话框中输入任一参数。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输入文件名“qT3”。单击“确定”按钮,关闭“qT3”查询窗口。 (4)【操作步骤】 步骤1: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然后添加“tTemp”表,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步骤2:执行【查询】→【删除查询】菜单命令,双击“tTemp”表中字段“年龄”,在其条件行中添加:>(selectavg([年龄])from tTemp)。如图2-12所示。 步骤3:单击“运行”按钮执行操作。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输入文件名“qT4”,单击“确定”按钮,关闭“qT4”查询窗口。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条件查询,在查询的条件的表达中要用到求平均值的系统函数avgO。
    (2)本题考查多表查询,考生必须要对多表查询的条件了解,从而才能实现在多个表中实现数据的获取。
    (3)本题从查询的过程来讲和前面的基本相同,但是在查询条件设置中要求考生对空条件和非空条件的表达要很好的掌握。空值:is null、非空is not null。
    (4)本题主要考查删除查询的应用,包括删除条件的设置中使用SQL,中select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