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都大于8B.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C.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都大于3D.等于3

题目

【单选题】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都大于8

B.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C.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都大于3

D.等于3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原子结构说明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和主族是怎样划分的?


    正确答案: 同一周期元素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电子层数相同的一系列元素。主族元素的电子层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第2题:

    ()材料的原子结构阻止其电子的流动。


    正确答案:绝缘体

  • 第3题:

    谁最早提出的原子结构理论?


    正确答案: 波尔最早提出的原子结构理论。

  • 第4题:

    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
    • B、所有的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的个数都是相等的
    • C、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
    • D、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关于EM的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建立Internet技术和其他电子化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是一个虚拟的交易环境;EM中的交易主体可以通过EM提供的电子化交易信息和交易工具建立起点对点和一对多的交易通道

  • 第6题:

    简述原子结构。


    正确答案: 原子由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以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心组成。
    原子的质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内中子数
    原子核电荷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 第7题:

    下列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
    • B、α粒子散射: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 C、α粒子散射: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 D、氢原子光谱: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始于对静电现象的研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C

    同种电荷相吸引,异种电荷相排斥

    D

    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B项,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C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项,静电现象不能说明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 第9题:

    单选题
    红外光谱法适用做()
    A

    原子结构分析、分子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

    B

    原子结构分析、分子结构分析和定性分析

    C

    原子结构分析、分子结构分析和定量分析

    D

    原子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

    E

    原子结构分析和分子结构分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红外光谱法,又称“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法”,是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根据不同物质会有选择性的吸收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来进行结构分析;对各种吸收红外光的化合物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一种方法。

  • 第10题:

    单选题
    ()是尺寸范围在1到100nm的材料结构。
    A

    微观结构

    B

    纳米结构

    C

    宏观结构

    D

    原子结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谁最早提出的原子结构理论?

    正确答案: 波尔最早提出的原子结构理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

    B

    所有的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的个数都是相等的

    C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

    D

    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着重考查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现在水平和将来可能的变化,学会用发展和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所有的原子都含质子和电子,并且二者的个数是相等的,因为质子和电子带的电荷相等、电性相反,只有二者的个数相等才能使原子不显电性。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如11H中就只含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而没有中子,多数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比较接近但并没有必然的数量关系。所以,A和B两个选项是错误的。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是一种电性作用,因为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和电子带相反电荷,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有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如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发现了质子和中子里面还有更小的微粒——夸克,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 第13题:

    在原子结构中,带负电的是()

    • A、中子
    • B、电子
    • C、质子
    • D、离子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红外光谱法适用做()

    • A、原子结构分析、分子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
    • B、原子结构分析、分子结构分析和定性分析
    • C、原子结构分析、分子结构分析和定量分析
    • D、原子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
    • E、原子结构分析和分子结构分析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以下是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所经历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其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 ②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摸型 ③德谟克里特的古典原子论 ④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②①④
    • D、③④②①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关于夫兰克-赫兹实验,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夫兰克-赫兹实验直接验证了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
    • B、夫兰克-赫兹实验为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提供了实验证据
    • C、夫兰克-赫兹实验为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提供了实验证据
    • D、夫兰克-赫兹实验为汤姆逊的原子结构模型提供了实验证据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正确答案: 汤姆孙 1897 年发现电子后,于 1903 年建立原子结构的“面包葡萄干”模型。
    1904 年日本物理学家长岗半太郎又提出原子结构的“土星环” 模型。
    为克服这两个模型存在的问题,1911 年卢瑟夫又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1913 年玻尔引入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对原子的行星结构模型加以完善,克服了电子陷落问题,使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趋于完善。

  • 第18题:

    从原子结构上说明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正确答案: 原子在三维空间呈现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而原子在空间呈无序排列的固体称为非晶体。晶体长程有序,非晶体短程有序。

  • 第19题:

    长冈半太郎提出的原子结构是土星模型能够解释周期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单选题
    某中学教师在讲“原子结构”的相关内容时,首先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史,这位教师运用了()创设情境。
    A

    实验

    B

    化学问题

    C

    化学史和科技成果

    D

    学生的认知矛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原子结构。

    正确答案: 原子由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以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心组成。
    原子的质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内中子数
    原子核电荷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薪酬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以下是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所经历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其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 ②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摸型 ③德谟克里特的古典原子论 ④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②①


    正确答案: C
    解析: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这种微粒即原子。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11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实验,卢瑟福提出原子有核模型,答案选B。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电子的发现: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

    B

    α粒子散射: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C

    α粒子散射: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D

    氢原子光谱: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