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第1题:
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某作业完成后要收回其主存空间,该空间可能要与相邻空闲区合并。在修改未分配区表时,使空闲区个数不变且空闲区始址不变的情况是(16)空闲区。
A.无上邻也无下邻
B.无上邻但有下邻
C.有上邻也有下邻
D.有上邻但无下邻
第2题: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在分配主存区域时,要先查(),选择标志为0的分区。
第3题:
将主存空闲区按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登记在空闲区表中,每次分配时总是顺序查找空闲区表,此种分配算法称为()分配算法。
第4题:
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第5题:
在动态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要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第6题: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主存分配策略中的最先适应分配算法一般采用()的链表结构。
第7题:
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2的情况是()。
第8题:
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第9题:
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第10题:
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第11题:
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有上邻空闲区, 也有下邻空闲区
第12题:
无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也无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
有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但无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
有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但无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
有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也有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
第13题:
将主存空闲区按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登记在空闲区表中,每次分配时总是顺序查找空闲区表,此种分配算法称为(18)分配算法。
A.最先适应
B.最坏适应
C.随机适应
D.最优适应
第14题:
最坏适应算法是按()顺序形成空闲分区表。
第15题:
内部碎片是指()。
第16题:
在动态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第17题: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可用一张空闲区表来管理各分区的分配和回收,当某作业完成,回收该分区时,发现空闲区表项没有增加,则说明该作业()
第18题:
采用可变分区管理主存时,某作业的释放不仅不会在空闲区表中增加项,反而减少一项,则说明该作业()
第19题:
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个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内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第20题:
按分区大小递增顺序排列空闲区
按地址递增顺序排列空闲区
按分区大小递减顺序排列空闲区
按地址递减顺序排列空闲区
第21题:
第22题:
最先适应
最优适应
最坏适应
随机适应
第23题:
无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也无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
有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但无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
有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但无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
有上邻(前邻、低址)空闲区,也有下邻(后邻、高址)空闲区
第24题:
有上邻空闲区
有下邻空闲区
既有上邻空闲区,又有下邻空闲区
既无上邻空闲区,又无下邻空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