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二氢盐皆易溶于水,故在磷酸二氢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不会产生沉淀。
第1题:
血液缓冲系统中
A.以血红蛋白缓冲系统最重要
B.以氧化血红蛋白缓冲系统最重要
C.血浆中以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最重要
D.以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系统最重要
E.以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缓冲系统最重要
第2题:
小麦粉湿面筋测定是用( ) (pH5.9~6.2)湿润并揉合小麦粉形成面团的。
A.氯化钠—磷酸缓冲溶液
B.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C.柠檬酸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D.磷酸氢二钾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第3题:
下列物质中哪些物质不是缓冲溶液()
第4题:
在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第5题:
下列磷盐中磷利用率大小顺序依次为()。
第6题:
中和离心法处理痰标本所需磷酸盐缓冲液,所用的试剂是()。
第7题:
余锅加药剂是()。
第8题:
配制pH7.4磷酸盐缓冲液时,通常采用下列哪一种()
第9题:
磷酸氢二钠-磷酸
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
第10题:
下列物质中哪些物质组成的不是缓冲溶液( )。
A.盐酸+氯化钠
B.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C.氨+氯化氨
D.醋酸+醋酸钠
第11题:
小麦粉湿面筋测定是用()(pH5.9~6.2)湿润并揉合小麦粉形成面团的。
第12题:
有一种铝盐是白色晶体,溶于水,溶液混浊,滴加少量盐酸混浊消失,在清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过量NaOH,白色沉淀消失形成澄清溶液B,由此推断白色晶体是(),沉淀A是()
第13题:
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的碱性条件是()
第14题:
测定大豆制品中尿素酶活性需要使用PH为6.9~7.0的尿素缓冲溶液来控制溶液的酸度。尿素缓冲溶液的配制是用4.45克的磷酸氢二钠和3.40克的磷酸二氢钾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毫升,再将30克()溶于此缓冲溶液中。
第15题:
采用协调pH—磷酸盐处理炉水时,通常用()药品中和游离NaOH。
第16题:
化合物A是白色固体,加热能升华,微溶于水。A的溶液能起下列反应 ⑴加入NaOH于A的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B,B不溶于碱,可溶于HNO3; ⑵通H2S于A的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C,C不溶于浓HNO3,但溶于Na2S溶液,得溶液D; ⑶加AgNO3于A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E,E不溶于HNO3中,但可溶于氨水中而得到溶液F; ⑷在A的溶液中,滴加Sn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G,继续滴加SnCl2,最后得黑色沉淀H。 试确定A,B,C,D,E,F,G,H各为何物?
第17题:
磷酸三钠也叫磷酸钠,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第18题:
磷酸氢二钠和磷酸氢二钾
磷酸氢三钠和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三钠和磷酸氢二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