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强度理论和第二强度理论适合于下列何种材料
A.塑性材料
B.脆性材料
C.金属材料
D.高分子材料
第1题:
A.第一强度理论
B.第二强度理论
C.第三强度理论
D.第四强度理论
第2题:
内压圆筒强度计算基本公式的理论依据是()
第3题:
第一、二强度理论主要适用于()材料。
第4题:
认为材料发生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是最大伸长线应变的强度理论是()。
第5题:
为什么要提出强度理论?第二、第三强度理论各适用什么场合?
第6题:
第二强度理论认为,材料的破坏取决于最大线应变。
第7题:
在第()强度理论中,强度条件不仅与材料的许用应力有关,而且与泊松比有关.
第8题: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第9题: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10题:
第一强度理论
第二强度理论
第三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第11题:
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第三强度理论
莫尔强度理论
第12题:
第一第二强度理论
第一第三强度理论
第三第四强度理论
第二第四强度理论
第13题:
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采用的强度理论是()。
A第一强度理论
B第二强度理论
C第三强度理论
D第四强度理论
第14题:
塑性材料抵抗滑移能力通常低于抵抗断裂能力,所以一般适用()。
第15题:
直径为d的圆轴两端承受转矩m的作用而产生扭转变形,材料的泊松比为ν,其危险点的第一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σeq1=(),第二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σeq2=(),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σeq3=()。
第16题:
第()强度理论认为,塑性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最大切应力。
第17题:
第一到第四强度理论用文字叙述依次是()理论、()理论、()理论和()理论。
第18题:
我国压力容器设计所采用的强度理论为()。
第19题:
下列材料中,宜采用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的是()
第20题:
下列强度理论中,考虑了材料抗拉和抗压强度不相等的情况是()
第21题:
第一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第三强度理论
第22题:
第一强度理论
第二强度理论
第三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第23题:
铸铁,泥凝土
碳钢,铜
铝,银
铜,银
第24题:
第一强度理论
第二强度理论
第三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