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20-20P,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为4元;当需求函数变为Q=100-20P时,供给不发生变化且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可知A.均衡价格必定大于4元B.均衡价格必定小于4元C.均衡价格仍为4元D.均衡价格可能小于4元也可能等于4元

题目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20-20P,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为4元;当需求函数变为Q=100-20P时,供给不发生变化且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可知

A.均衡价格必定大于4元

B.均衡价格必定小于4元

C.均衡价格仍为4元

D.均衡价格可能小于4元也可能等于4元


相似考题
更多“假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20-20P,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为4元;当需求函数变为Q=100-20P时,供给不发生变化且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可知”相关问题
  • 第1题: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d=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d=5-2P后,均衡价格将( )。


    正确答案:D
    需求曲线从Qd=3-2P变为Qd=5-2P,可以看出需求曲线发生了平行右移,也就是说需求增加了。根据供求法则,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

  • 第2题:

    假设某商品需求函数为Q=100-2P,供给函数为Q=20+6P。 (1)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销售量是多少? (2)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市场均衡的销售量是多少?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商接受的价格分别是多少?税收负担如何分配? (3)如果商品供给函数变为Q= 40+6P,题目(1)和(2)中的答案该如何变化?


    答案:
    解析:
    (1)联立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100-2P=20+6P解得:均衡价格P=10。将P=10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销售量为80。 (2)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均衡条件应满足

    联立以下四个方程:

    即市场均衡的销售量为74,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每单位13元,生产商接受的价格为每单位9元。每单位商品4元的税,其中消费者承担3元,生产者承担1元。 (3)联立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100-2P=40+6P解得:均衡价格P=7.5。将P=7.5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销售量为85。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均衡条件应满足PD—PS+4。联立以下四个方程:

    即市场均衡的销售量为79,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每单位10.5元,生产商接受的价格为每单位6.5元。每单位商品4元的税,其中消费者承担3元,生产者承担1元。 可以看出,由于供给曲线斜率不变,所以税负的转嫁程度不变,因为税负的转嫁程度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

  • 第3题: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 D =15—2P,Q S=3+7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A.4/3 B.4/7
    C.2/5 D.5/2


    答案:A
    解析:
    市场的供求均衡出现在供给等于需求的时候。因此当Qd=Qs时,有15—2P=3+7P,得出P=4/3。

  • 第4题:

    某企业商品的需求价格函数为P=100-4Q,供给价格函数为P=40+2Q,则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

    A:P=10,Q=6
    B:P=60,Q=10
    C:P=40,Q=6
    D:P=20,Q=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含义。当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一致时,该价格即为均衡价格,即P=100-4Q=40+2Q,计算得出Q=10,P=60。

  • 第5题:

    某一时期内A商品的需求函数QD=50-5P,供给函数Qs=-10+5P,QD为需求量,Qs为供给量,P为价格。

    A商品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

    A.P=5Q=20
    B.P=4Q=10
    C.P=5Q=15
    D.P=6Q=20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的求取。市场供求均衡时,QD=Qs,即50-5P=-10+5P,解得,P=6,Q=20。

  • 第6题:

    如果消费者突然偏好某商品,而此商品的生产技术有大的改进,可以预料()。

    • A、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
    • B、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均衡价格的和产量提高
    • C、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产量下降
    • D、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ε和均衡产量Qε


    正确答案: 60-5P=-10+5P
    P=7
    Q=25

  • 第8题: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求均衡价格Pε和均衡数量Qε


    正确答案: 50-5p=-10+5P
    P=6,Q=30

  • 第9题:

    假定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为Q=7+2P,市场上的均衡价格为6,那么当供给曲线变为Q=5+2P时,均衡价格将()

    • A、小于4
    • B、大于4
    • C、等于4
    • D、大于或等于4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某企业商品的需求价格函数为P=100-4Q,供给价格函数为P=40+2Q,则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品分别为( )。

    • A、P=10Q=6 
    • B、P=60Q=10 
    • C、P=40Q=6 
    • D、P=20Q=20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农产品的供给曲线()。
    A

    斜率为负

    B

    向右上方倾斜

    C

    斜率由正变为负

    D

    向右下方倾斜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  )。
    A

    小于4

    B

    等于4

    C

    小于或等于4

    D

    大于4


    正确答案: B
    解析:
    需求曲线从Q=3-2P变为Q=5-2P,可以看出需求曲线发生了平行右移,也就是说需求增加了。根据供求定理,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

  • 第13题: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 )。

    A.大于4

    B.小于4

    C.等于4

    D.小于或等于4


    正确答案:A
    解析:需求曲线从Q=3-2P变为Q=5-2P,可以看出需求曲线发生了平行右移,也就是说需求增加了。根据供求定理,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

  • 第14题: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50-5P,供给函数为Q=-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 60 -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 -5 +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答案:
    解析:
    (1)已知在均衡价格水平上供给等于需求,将需求函数Qd= 50一5P和供给函数Qs= - 10 +5P代入Qd=Qs,有50 -5P= - 10 +5P,得Pe=6。 把Pe=6代入需求函数Qd =50 -5P,得Qe=50 -5 x6 =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6、Qe=20,如图2-5所示。

    (2)消费者收入变化,则需求变化,从而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形成新的均衡。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 -5P和原供给函数Qs= -10 +5P,代入均衡条件Qd= Qs,有60 -5P= - 10 +5P,得Pe =7。 把Pe =7代入Qd =60 -5P,得Q。=60 -5 x7 =25,或者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e=- 10 +5P,得Qe= -10 +5 x7= 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e=25,如图2-6所示。

    (3)生产技术水平变动,从而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形成新的均衡将原需求函数Qd =50 -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 -5 +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 - SP=-5 +5P,得Pe= 5.5。 把Pe=5.5代人Qd =50 -5P,得Qe=50 -5 x5.5 =22.5。或者以均衡价格Pe=5.5代入Qs=-5 +5P,得Qe=-5 +5 x5.5 =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 22.5,如图2-7所示。

    (4)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以(1)为例,在图2-5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s=- 10 +5P和需求函数Qd =50 -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e=6且当Pe=6时,有Qd= Qs =Qe=20;同时,均衡数量Qe=20且当Qe=20时,有Pd=Ps=Pe=6。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述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图2-6和(3)及图2-7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Ei(i=1,2)都得到了体现。 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2-6中,由均衡点E1变动到均衡点E2,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E和E2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由于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最后使得均衡价格由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类似地,利用(3)及其图2-7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点。 (5)比较(1)和(2)可得,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比较(1)和(3)可得,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一般地,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

  • 第15题: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Qd=300-10P,供给函数为Qs=100+10P。
    <1> 、计算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 、分别计算下列不同情况下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①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500-10P。
    ②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200+10P。
    <3> 、根据供求定理,当供给不变时,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需求曲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怎样的变动?当需求不变时,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又将引起供给曲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怎样的变动?


    答案:
    解析:
    1.由于 Qd=300-10P,Qs=100+10P,Qs=Qd,因此有:300-10P=100+10P 解方程,得 P0=10,Q0=200。
    2.①由于 Qd=500-10P,Qs=100+10P,Qs=Qd,因此有:500-10P=100+10P解方程,得 P0=20,Q0=300。
    ②由于 Qd=300-10P,Qs=200+10P,Qs=Qd,因此有:300-10P=200+10P解方程,得 P0=5,Q0=250。
    3.如果供给不变,需求量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相反,需求量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如果需求不变,供给量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相反,供给量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 第16题:

    某一时期内A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其中,Qd为需求量,Qs为供给量,P为价格。
    A商品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

    A.P=5,q=20
    B.P=4,Q=30
    C.P=5,q=15
    D.P=6,Q=15

    答案:B
    解析:
    当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一致时,该价格即为均衡价格,且这一价格对应的供给量即为均衡数量。根据题意,Q。=Q。,即50-5P=10+5P,此时P=4,代入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Q.=Q。=30。所以,A商品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P=4、Q=30。

  • 第17题:

    市场均衡时,需求等于供给的数量为该商品的均衡数量,所对应的价格(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为该商品的()。

    • A、需求弹性价格
    • B、需求价格
    • C、供给价格
    • D、均衡价格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计算题: 己知某商品在某市场特定时期的需求函数是:QD、=16一3P,供给函数为:Qs=6+SP 试求:(l)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正确答案: (1)把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联立方程组:QD、=16一3PQs=6+8P
    当Qs=QD、时的价格和成交量,即是均衡量和均衡价格
    则求解方程组,得:Q=13.3,P=10/l1(5分)
    (2)令需求价格弹性为E,则在点(13.3,10/11)处得需求弹性为:
    E=-3x(10/11×l/13.3)=-0.2(5分)

  • 第19题:

    计算题: 已知某商品在某市场特定时期的需求函数是:QD、=14—3P,供给函数为:QS=2+6P试求: (1)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3)该产品适合降价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1)把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联立方程组:QD、=14-3P
    QS=2+6P
    当Qs一%时的价格和成交量,即是均衡量和均衡价格
    则求解方程组,得:Q=10,P=4/3
    (2)令需求价格弹性为E,则在点(10,4/3)处得需求弹性为:
    E=一3X(4/3×1/10)=一0.4
    (3)因为E=一0.4>一1,
    所以,不适合降价。

  • 第20题:

    假定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为Q=7+2P,在常规的需求曲线下市场上的均衡价格为6,那么当供给曲线变为Q=5+2P时,均衡价格将()

    • A、小于6
    • B、大于6
    • C、等于6
    • D、大于或等于6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市场均衡时,称需求等于供给的数量为该商品的均衡数量,所对应的价格(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为该商品的()。

    • A、需求弹性价格
    • B、需求价格
    • C、供给价格
    • D、均衡价格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农产品的供给曲线()。

    • A、斜率为负
    • B、向右上方倾斜
    • C、斜率由正变为负
    • D、向右下方倾斜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假定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为Q=7+2P,市场上的均衡价格为6,那么当供给曲线变为Q=5+2P时,均衡价格将()
    A

    小于4

    B

    大于4

    C

    等于4

    D

    大于或等于4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某企业商品的需求价格函数为P=100-4Q 供给价格函数为P=40+2Q 则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
    A

    P=10 Q=6

    B

    P=60 Q=10

    C

    P=40 Q=6

    D

    P=20 Q=20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