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标准GB8076-2008,凝结时间差测点要求应符合()A.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B.每次测点距其他测孔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不应小于15mmC.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15mmD.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

题目
根据标准GB8076-2008,凝结时间差测点要求应符合()

A.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

B.每次测点距其他测孔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不应小于15mm

C.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15mm

D.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标准GB8076-2008,凝结时间差测点要求应符合() A.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B.每次测点距其他测孔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不应小于15mmC.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15mmD.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用贯入阻力法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贯入阻力达到3.5MPa时对应的为初凝时间
    B.当贯入阻力达到28.0MPa时对应的为终凝时间
    C.每次测定时,试针应距试模边缘至少25mm
    D.测定时取2个试模,每次各测1-2个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贯入阻力。

    答案:A,B,C
    解析:
    当贯入阻力达到3.5MPa时测定初凝时间;当贯入阻力达到28.0MPa时测定终凝时间;每次测定时,试针应距试模边缘至少25mm。D选项应为:测定时取3个试模,每次各测1-2个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贯入阻力。

  • 第2题:

    推力瓦测温元件测孔直径偏差应>0.2d(热电阻外径),测孔边缘靠乌金面距离应为(),测孔深度应在()


    正确答案:0.5mm;25~30mm

  • 第3题:

    超声回弹测试时,测区内测点应如何布置()。

    • A、测点应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布置,但不得布置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
    • B、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30mm
    • C、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铁件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 D、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

    正确答案:A,C,D

  • 第4题:

    采用特制的U形比测架开展流速仪比测时,要求两架仪器()。

    • A、位于同一测点深度
    • B、同时测速
    • C、比测过程中交换位置
    • D、水平净距应不小于0.5m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混泥土回弹仪测量回弹值时,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MM。

    • A、15;20
    • B、10;15
    • C、30;40
    • D、20;30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测定砼拌合物凝结时间的贯入测试过程中,各测点的间距应大于测针直径的2倍且不小于15mm,测点与试筒壁的距离不小于25mm。


    正确答案:贯入阻力法

  • 第7题:

    以下关于拔出法的测点布置,不正确的是()。

    • A、测点宜布置在构件混凝土成型的侧面
    • B、在构件的薄弱部位不应布置测点
    • C、当采用圆环式拔出仪时,测点距构件边缘不应小于150mm
    • D、当采用三点式拔出仪时,测点距构件边缘不应小于100mm

    正确答案:B,C,D

  • 第8题:

    测量噪声时,要求()与墙壁距离不小于2m;测点与机床距离()。


    正确答案:机床;0.5~1m

  • 第9题:

    多选题
    超声回弹测试时,测区内测点应如何布置()。
    A

    测点应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布置,但不得布置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

    B

    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30mm

    C

    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铁件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D

    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一检测人员在用贯入阻力仪测定掺有早强作用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时,做法如下: ①掺具有早强作用的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在成型后约4h~6h开始测定,以后每0.5h或1h测定一次,但在临近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 ②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2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15mm。 ③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为2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100mm2的试针。 问题:1)该检测人员做法是否正确? 2)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并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不正确.
    错误一:第①条中掺具有早强作用的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在成型后约4h~6h开始测定。
    正确做法:掺具有早强作用的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在成型后约1h~2h开始测定。
    错误二:第②条中但至少不小于2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15mm。正确做法:但至少不小于1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
    错误三:第③条中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为2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100mm2的试针
    正确做法: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为10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20mm2的试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测量噪声时,要求()与墙壁距离不小于2m;测点与机床距离()。

    正确答案: 机床,0.5~1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后锚固结果进行测试时,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不应小于()mm,测点距构件边缘不小于()mm。

    正确答案: 300,15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烟、风、煤粉管道压力测点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维护方便,测孔应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外,两测孔的距离应>=D(被测管道外径)且>()mm,测孔位置要求左右侧对称。


    正确答案:200

  • 第14题:

    压力与温度测孔的位置按介质流向,压力测孔必须在温度测孔前,压力与温度测孔的距离应>D(被测管道外径)且>()mm。


    正确答案:200

  • 第15题:

    回弹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mm ;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


    正确答案:20

  • 第16题:

    曲线上某一测点向外或向内拨一距离,其相邻两测点的正矢影响量为该点()之半距,而方向相反。


    正确答案:拨动量

  • 第17题:

    凝结时间试验中各测点间距应大于测针直径的两倍且不小于15mm,测点与试样筒壁的距离应不小于25mm。()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氡采样检测点应距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测点分布均匀,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机床与墙壁距离不小于();测点与机床距离0.5~1m。是测量()时对环境的要求。


    正确答案:2m ;噪声

  • 第20题:

    判断题
    凝结时间试验中各测点间距应大于测针直径的两倍且不小于15mm,测点与试样筒壁的距离应不小于25mm。()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测定砼拌合物凝结时间的贯入测试过程中,各测点的间距应大于测针直径的2倍且不小于15mm,测点与试筒壁的距离不小于25mm。

    正确答案: 贯入阻力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曲线上某一测点向外或向内拨一距离,其相邻两测点的正矢影响量为该点()之半距,而方向相反。

    正确答案: 拨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测点与环境与墙壁距离不小于();与机床距离()。

    正确答案: 2m,0.5~1m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