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网络空间安全的层次框架以及各层次主要威胁?”相关问题
  • 第1题:

    只有黑客团体可能成为网络空间威胁的来源,个人不会威胁网络空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简述测试计划的层次,并说明各层次测试计划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一般而言,测试计划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概要测试计划。概要测试计划是软件项目实施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在软件开发初期,即需求分析阶段制定。这项计划应当定义测试对象和测试目标;确定测试阶段和测试周期的划分;制定测试人员、软硬件资源和测试进度等方面的计划;规定软件测试方法、测试标准以及支持环境和测试工具。
    第二层是详细测试计划。详细测试计划是针对子系统在特定的测试阶段所要进行的测试工作制定的详细计划。它详细规定了测试小组的各项测试任务、测试策略、任务分配和进度安排等。
    最后一层是测试实施计划。测试实施计划是根据详细测试计划制定的测试者的测试具体实施计划。它规定了测试者在每一轮测试中负责测试的内容、测试强度和工作进度等。测试实施计划是整个软件测试计划的组成部分,是检查测试实际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 第3题:

    简述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各层次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反应层;
    (2)学习层;
    (3)行为层;
    (4)结果层。

  • 第4题:

    简述DCS的体系结构及各层次的主要功能。


    正确答案: DCS体系结构分为四层结构,即现场控制级、过程控制级、过程管理级和经营管理级。
    1)现场控制级的功能:一是完成过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把现场的各种物理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或数字信号,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二是直接输出操作命令、实现分散控制,把各种控制输出信号转变成物理变量;三是完成与上级设备的数据通信,实现网络数据库共享;四是完成对现场控制级智能设备的监测、诊断和组态等。
    2)过程控制级主要功能有:一是采集过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与处理;二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与控制,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反馈控制、逻辑控制、顺序控制和批量控制功能;三是现场设备及I/O口卡件的自诊断;四则是与过程操作管理级进行数据通信。
    3)过程管理级功主要功能有:操作战功能、工程站功能和监控计算机功能。
    4)经营管理级主要功能有:监测企业各部门的运行情况,利用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从企业全局利益出发,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实现计划目标。

  • 第5题:

    简述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以及各层次功能。


    正确答案: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达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功能:物理层是通信网上各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它主要定义了通信设备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功能是将物理层从一个原始的传输工具转变成一个可靠的链路,它负责将被传送的数据按帧格式化,完成介质访问控制,差错控制,以及物理层的管理等。
    网络层:网络层功能就是实现节电的交换功能,实现端节点和端节点之间实现正确无误的信息传送。
    传输层:主要是完成从终端端点到另一种短短点的可靠传输服务。
    应用层:应用层是向网络使用者提供一个方便有效的网络应用环境。

  • 第6题:

    简述各层次的谈判目标。


    正确答案: (1)最高目标,
    (2)实际需求目标,
    (3)可接受目标,
    (4)最低目标。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棉纤维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的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棉纤维横截面由外向内可分为初生层,次生层,和中腔,三个部分六个层次,初生层由外皮和初生细胞壁构成,外皮是一些蜡质和果胶,初生细胞壁由纤维构成的原纤组成,呈网状螺旋结构,次生层由四个基本同心的层次构成,是棉纤维的主体,除最内层含有非纤维性质(蛋白质,有机酸,糖)外,它们基本上呈原纤不规则变向螺旋结构,并有缝隙和孔洞。
    中腔是棉纤维中部的大空腔,棉纤维越成熟,中腔越小,其中留有原生质细胞核的残余。初生层主要影响纤维的表面性质,次生层主要影响的物理机构性质,中腔主要影响纤维的颜色,保暖性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中,最常见的是()。
    A

    中断威胁

    B

    截获威胁

    C

    篡改威胁

    D

    伪造威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以及各层次功能。

    正确答案: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达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功能:物理层是通信网上各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它主要定义了通信设备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功能是将物理层从一个原始的传输工具转变成一个可靠的链路,它负责将被传送的数据按帧格式化,完成介质访问控制,差错控制,以及物理层的管理等。
    网络层:网络层功能就是实现节电的交换功能,实现端节点和端节点之间实现正确无误的信息传送。
    传输层:主要是完成从终端端点到另一种短短点的可靠传输服务。
    应用层:应用层是向网络使用者提供一个方便有效的网络应用环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各层次的谈判目标。

    正确答案: (1)最高目标,
    (2)实际需求目标,
    (3)可接受目标,
    (4)最低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给出网络系统的层次模型以及各层次的主要功能。为什么说该层次模型对网络工程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 (1)环境平台层:环境平台层能够为网络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撑的基础设施。
    (2)网络平台层:网络平台层主要用于构成信息交互的高速公路。
    (3)信息平台层:信息平台层主要是为标准因特网服务(如DNS、电子邮件、Web、FTP等)和特定网络服务(如P2P、视频服务、办公系统等)提供支撑的数据库技术、群件技术、网管技术和分布式中间件等的集合。
    (4)应用平台层:应用平台层主要容纳各种网络应用系统,而这些网络应用程序则体现了网络系统的存在价值。
    (5)除了上述4个层次外,该模型还包括一个贯穿四层的网络安全结构。该网络安全结构是由在网络系统中保证信息在产生、处理、传输、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鉴别、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软硬件措施组成。
    应当重视网络系统层次模型的指导作用。网络系统的四层模型是总结大量的网络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并经过分析提升而得到的,全面覆盖了实现一个网络信息系统应当包括的各个方面的工作。此外,该模型与实际工作的主要过程比较一致,不太繁琐,便于理解和记忆。按照此网络系统的层次模型来规划和设计系统,便于划分子系统和确定接口参数,便于管理和控制网络信息系统的质量,使网络信息系统成为有机的整体,更有效地实现网络信息系统的近期和长期应用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柯克帕特里克评估模型各层次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反应层;
    (2)学习层;
    (3)行为层;
    (4)结果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各层次高度及温度以及作用什么?


    正确答案: 灰层高度大约150-250mm。作用1:预热空气、水蒸气;2:保护炉篦;3:均匀分布气化剂;4:灰层处于最下层,衬垫着其他层次,它以正常与稳定影响其他层次,其温度在400℃左右;
    (1)氧化层正常情况下厚度100-200mm温度一般保持在1100-1250℃,这决定于原料煤的灰熔点的高低。其主要作用是使空气中的氧气遇碳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煤气的热化学反应所需热量靠此来维持。
    (2)还原层一般在200-400mm。作用1: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进行吸热化学反应,产生可燃的CO。2:水
    蒸气与碳进行吸热化学反应,生成CO和H2,温度一般保持在800-1100℃
    (3)干馏层,煤炭进入炉内经干燥后,400-550℃温度下析出挥发份及其它干馏产物,变成焦炭,其厚度一般大于100mm。
    (4)干燥层,其作用是蒸发原煤水分,为下层准备好干燥的原料。
    (5)空层,炉体内的自由空间,其主要作用是汇集煤气,高度大约在1.8-2米,

  • 第14题:

    请写出INTERNET采用的TCP/IP协议的层次体系结构,并简述各层次提供的功能。


    正确答案: 数据链路层:提供TCP/IP与各种物理网络的接口,为数据的传送和校验提供了可能。
    网络层:提供了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包括地址管理、路由选择、数据包分片和重组。 传输层: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方法,解决了不安全因素,保障数据包正确、安全到达目的地。
    应用层:提供了网上计算机之间的各种应用服务。

  • 第15题:

    给出网络系统的层次模型以及各层次的主要功能。为什么说该层次模型对网络工程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 (1)环境平台层:环境平台层能够为网络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撑的基础设施。
    (2)网络平台层:网络平台层主要用于构成信息交互的高速公路。
    (3)信息平台层:信息平台层主要是为标准因特网服务(如DNS、电子邮件、Web、FTP等)和特定网络服务(如P2P、视频服务、办公系统等)提供支撑的数据库技术、群件技术、网管技术和分布式中间件等的集合。
    (4)应用平台层:应用平台层主要容纳各种网络应用系统,而这些网络应用程序则体现了网络系统的存在价值。
    (5)除了上述4个层次外,该模型还包括一个贯穿四层的网络安全结构。该网络安全结构是由在网络系统中保证信息在产生、处理、传输、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鉴别、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软硬件措施组成。
    应当重视网络系统层次模型的指导作用。网络系统的四层模型是总结大量的网络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并经过分析提升而得到的,全面覆盖了实现一个网络信息系统应当包括的各个方面的工作。此外,该模型与实际工作的主要过程比较一致,不太繁琐,便于理解和记忆。按照此网络系统的层次模型来规划和设计系统,便于划分子系统和确定接口参数,便于管理和控制网络信息系统的质量,使网络信息系统成为有机的整体,更有效地实现网络信息系统的近期和长期应用目标。

  • 第16题:

    简述目前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以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1.人为的疏忽
    2.人为的恶意攻击
    3.网络软件的漏洞
    4.非授权访问
    5.信息泄露或丢失
    6.破坏数据完整性
    网络安全是互联网技术中很关键的,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许多组织因为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未曾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致受到资料安全的威胁力如网上银行,有的用户可能没有意识到网络上存在木马程序,未检查软件的安全就使用,其结果是损失惨重,因此,在网络广泛使用的今天,我们应该了解网络安全,做好防范措施,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和可用性

  • 第17题:

    简述大气可划分为哪些层次及其各层次的特点。


    正确答案: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或高空对流层、热(成)层和外层(或逸散层);根据大气物质组成情况,可分为均质层和异质层两大层,异质层又可分为分子氮层、原子氧层、原子氦层和原子氢层;根据大气受光照电离情况,可分为电离层和非电离层两大类,电离层又可分为D层、E层和F层。

  • 第18题:

    简述棉纤维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的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棉纤维横截面由外向内可分为初生层,次生层,和中腔,三个部分六个层次,初生层由外皮和初生细胞壁构成,外皮是一些蜡质和果胶,初生细胞壁由纤维构成的原纤组成,呈网状螺旋结构,次生层由四个基本同心的层次构成,是棉纤维的主体,除最内层含有非纤维性质(蛋白质,有机酸,糖)外,它们基本上呈原纤不规则变向螺旋结构,并有缝隙和孔洞。
    中腔是棉纤维中部的大空腔,棉纤维越成熟,中腔越小,其中留有原生质细胞核的残余。初生层主要影响纤维的表面性质,次生层主要影响的物理机构性质,中腔主要影响纤维的颜色,保暖性等。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包含的层次及各层次的作用

    正确答案: 1)第一层——流程定义层,定义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范围和内容,并明确规定了计划、采购、生产、交货和退货过程的类型,是企业制定供应链的性能和目标的基础
    2)第二层——流程配置层,描述出供应链的基本布局结构,并确定供应链流程与基础设施的协调一致程度
    3)第三层——流程元素层,为企业提供了改善供应链是要成功的规划和雀帝目标所需要的信息
    4)第四层——实施层,定义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适应与变化的业务条件下的实施方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大气可划分为哪些层次及其各层次的特点。

    正确答案: 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或高空对流层、热(成)层和外层(或逸散层);根据大气物质组成情况,可分为均质层和异质层两大层,异质层又可分为分子氮层、原子氧层、原子氦层和原子氢层;根据大气受光照电离情况,可分为电离层和非电离层两大类,电离层又可分为D层、E层和F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各层次高度及温度以及作用什么?

    正确答案: 灰层高度大约150-250mm。作用1:预热空气、水蒸气;2:保护炉篦;3:均匀分布气化剂;4:灰层处于最下层,衬垫着其他层次,它以正常与稳定影响其他层次,其温度在400℃左右;
    (1)氧化层正常情况下厚度100-200mm温度一般保持在1100-1250℃,这决定于原料煤的灰熔点的高低。其主要作用是使空气中的氧气遇碳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煤气的热化学反应所需热量靠此来维持。
    (2)还原层一般在200-400mm。作用1: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进行吸热化学反应,产生可燃的CO。2:水
    蒸气与碳进行吸热化学反应,生成CO和H2,温度一般保持在800-1100℃
    (3)干馏层,煤炭进入炉内经干燥后,400-550℃温度下析出挥发份及其它干馏产物,变成焦炭,其厚度一般大于100mm。
    (4)干燥层,其作用是蒸发原煤水分,为下层准备好干燥的原料。
    (5)空层,炉体内的自由空间,其主要作用是汇集煤气,高度大约在1.8-2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测试计划的层次,并说明各层次测试计划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一般而言,测试计划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概要测试计划。概要测试计划是软件项目实施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在软件开发初期,即需求分析阶段制定。这项计划应当定义测试对象和测试目标;确定测试阶段和测试周期的划分;制定测试人员、软硬件资源和测试进度等方面的计划;规定软件测试方法、测试标准以及支持环境和测试工具。
    第二层是详细测试计划。详细测试计划是针对子系统在特定的测试阶段所要进行的测试工作制定的详细计划。它详细规定了测试小组的各项测试任务、测试策略、任务分配和进度安排等。
    最后一层是测试实施计划。测试实施计划是根据详细测试计划制定的测试者的测试具体实施计划。它规定了测试者在每一轮测试中负责测试的内容、测试强度和工作进度等。测试实施计划是整个软件测试计划的组成部分,是检查测试实际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社会测量各层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四种变量,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
    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分类测量或定名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方法。
    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
    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的测量。
    定比测量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
    在上述四种测量层次中,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特征和功能,即它不仅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而且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能够测量的内容,同时,高层次的测量还可以直接作为低层次测量使用,可以说,高层次测量也必然是低层次测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DCS的体系结构及各层次的主要功能。

    正确答案: DCS体系结构分为四层结构,即现场控制级、过程控制级、过程管理级和经营管理级。
    1)现场控制级的功能:一是完成过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把现场的各种物理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或数字信号,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二是直接输出操作命令、实现分散控制,把各种控制输出信号转变成物理变量;三是完成与上级设备的数据通信,实现网络数据库共享;四是完成对现场控制级智能设备的监测、诊断和组态等。
    2)过程控制级主要功能有:一是采集过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与处理;二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与控制,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反馈控制、逻辑控制、顺序控制和批量控制功能;三是现场设备及I/O口卡件的自诊断;四则是与过程操作管理级进行数据通信。
    3)过程管理级功主要功能有:操作战功能、工程站功能和监控计算机功能。
    4)经营管理级主要功能有:监测企业各部门的运行情况,利用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从企业全局利益出发,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实现计划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