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振动频率,当振簧片达到某一频率(或其整数倍频率)时,会引起整个振动源(包括弦线的机械共振,从而引起振动不稳定,实验中应注意避开共振频率。
第1题:
A、桨叶振动频率
B、涡流引起的振动频率
C、桨叶固有振动频率
D、涡流和桨叶的共振频率
第2题:
增加发生共振时的阻尼,这属于______。
A.消除振源或减弱振动
B.避开共振区
C.减小振幅
D.改善系统的固有频率
第3题:
()是利用频率可调的激振器,使结构产生振动,逐步地从低到高调节激振器频率。随着频率的变化,结构的振动强度也随着变化,当激振器频率接近或等于结构固有频率时,结构振动最强。
共振法
略
第4题:
()是利用频率可调的激振器,使结构产生振动,逐步地从低到高调节激振器频率。随着频率的变化,结构的振动强度也随着变化,当激振器频率接近或等于结构固有频率时,结构振动最强。
第5题:
符合受迫振动的特点的有()。
第6题:
闸门振动是因为水流的脉动频率接近或等于闸门的自振频率而引起共振,使()
第7题:
当河冰作用于墩、柱时,随着河冰破碎时的作用力的消退,可引起墩柱的振动,这种振动频率和自振频率接近时,就会引起()。
第8题:
单自由度系统质量块受力所引起的受迫振动,位移共振频率()系统固有频率,速度共振频率()系统固有频率,加速度共振频率()系统固有频率。
第9题:
评价震动最常用的指标是()
第10题:
曲轴本身具有自振频率相对于飞轮产生扭转振动,当二者的频率相等时,将发生()现象。
第11题:
破坏
垮塌
晃动
共振
第12题:
消除振源或减弱振动
避开共振区
减小振幅
改善系统的固有频率
第13题:
振动的控制主要是指:()
A、对振源、振动传播途径和振动影响地点的治理
B、对振源、振幅、振动频率的治
C、对振幅、振动频率、振动强度的治理
D、对振源、振动波形的控制
第14题:
第15题:
当强迫振动频率与物体自振频率相等时会产生强烈的共振现象。
第16题:
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系统频率时,会发生共振现象。
第17题:
在传递频率等于或接近轴或轴承固有频率时将产生()使振动加剧。
第18题:
当()的振动频率与()振动频率重合时,就发生了共振,会损坏设备。
第19题:
动态杨氏模量实验中,将试样置于振动源和接收器支柱上,让两支点分别到两端的距离相同。调节振动源的频率,当接收器上的振动信号最强时,振动源的频率就是试样的()。
第20题:
转子在某一转速下,离心力引起转子强迫振动的频率和转子自由振动的频率相同或成比例时,就会产生共振,从而引起转子剧烈振动,这一转速称为()。
第21题:
听阈是指刚能引起听觉的:()
第22题:
人体敏感振动频率说法正确的有()
第23题:
受迫振动是指物体在受到策动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振动
其频率不依赖于策动力本身的频率
其频率可以不同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振幅达到最大时,策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
振幅达到最大时,发生共振现象
第24题:
桨叶振动频率
涡流引起的振动频率
桨叶固有振动频率
涡流和桨叶的共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