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微子问题是人们探测到的太阳中微子数目比理论预期要少。
第1题:
下列哪一项是因为中微子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第2题:
科学研究发现,太阳核聚变会产生大量的中微子。美国科学家戴维斯领导的太阳中微子实验,用30年时间探测到2000个来自太阳的中微子,与理论计算值一致。
第3题:
前苏联科学家特罗緬柯认为,微型黑洞发射的中微子的数量是太阳中微子的数量的()倍。
第4题:
太阳上的核聚变是把两个质子聚变成一个氘核放出一个电子和中微子,这个过程是强相互作用,可以放出大量能量。
第5题:
()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最终原因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第6题:
γ衰变可同时放出()
第7题:
1988年发现两种中微子
1995年发现第三种中微子
2002年证明三种中微子相互转变
以上均是
第8题:
反质子,电子和中微子
质子,电子和反中微子
中微子,正电子,质子
质子,正电子,反中微子
第9题:
令人惊喜的存在
特立独行的中微子
中微子:宇宙的使者
触不可及:“隐形”的中微子
第10题:
纳米技术
人类基因组计划
太阳中微子探测技术
宇宙背景辐射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5;
10;
100;
1000
第13题:
下列关于太阳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14题:
在太阳上发生的核聚变就是把两个质子聚变成一个氘核放出一个电子和中微子。这个过程属于强相互作用,可以释放大量能量。
第15题:
如果中微子具有静止质量,其总质量将会非常惊人,中微子决定着宇宙是膨胀还是收缩。()
第16题:
()于1930年提出了中微子假说。
第17题:
中微子是宇宙中除了光子之外数量最为众多的基本粒子,但是人类对于中微子的研究开始得却较晚,原因就在于这种粒子可以自由来去,极少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而极难探测。此前,人类根本没有觉察到这种基本粒子的存在。尽管每秒都有数以万亿计的中微子以近乎光速的速度穿过人类的身体,人类却对些无所知觉。从概率上来说,一个中微子可以穿越一光年的铅而不发生一次碰撞。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第18题:
中微子的质量是不为零的。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希格斯机制
中微子存在质量
中微子可以超光速
标准模型的完美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太阳黑子理论
心理理论
创新理论
政治性周期理论
第23题:
特征X射线
俄歇电子
内转换电子
中微子
反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