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低温热液的标型矿物是A.辉钼矿B.毒砂C.辰砂D.黄铁矿

题目

3、低温热液的标型矿物是

A.辉钼矿

B.毒砂

C.辰砂

D.黄铁矿


相似考题
更多“3、低温热液的标型矿物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控制热液中成矿物质富集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温度的降低
    热液温度的降低会引起一些成矿元素的化合物或络合物溶解度的减小,导致这些元素的沉淀。同时温度的降低可引起溶液中硫化氢溶解度的增加,因而S的浓度增高,从而有利于硫化物的沉淀。
    2.压力的降低
    能促使某些含挥发分化合物的分解,导致矿质的沉淀
    3.pH值的变化
    许多络合物或易溶的化合物,只能在溶液的一定pH值范围内才是稳定的,当pH值超过这个范围时,就会引起这些化合物的分解和沉淀。
    4.氧化-还原反应
    由于氧化而发生的沉淀还原作用在许多硫化物矿床中对矿石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使硫酸盐还原为还原硫(H2S、HS),而促使成矿元素的沉淀
    5.离子交换反应
    6.不同性质溶液的混合
    当不同成分或不同性质的溶液混合后,会改变含矿热液系统的状态,破坏溶液的化学平衡,促使某些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产生矿物的沉淀。

  • 第2题:

    成矿物质在热液中可能的三种迁移形式是()、()和()。


    正确答案:卤化物、络合物、胶体溶液

  • 第3题:

    低温热液矿床


    正确答案: 形成温度低于200℃的各种热液矿床,形成深度大多在2km至地表范围内。

  • 第4题:

    陆相火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正确答案: ①大地构造环境:矿床形成于岛弧(Au-Te型)及活动大陆边缘(Au-Ag型)。产于粗面玄武质、安山玄武质、安山质、英安质、粗面质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中,多为中、新生代矿床。
    ②矿体产出部位浅,多呈脉状、网脉状、细脉浸染状,受断裂、环状及放射状断裂裂隙及爆破角砾岩筒控制。
    ③矿石有用矿物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碲金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硒银矿等。常见硫化物:黄(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常见脉石矿物:石英、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菱锰矿、镜铁矿、重晶石、绿泥石、蛋白石、玉髓、雄黄、雌黄等。
    ④围岩蚀变强烈并有明显分带,深部为冰长石化,向上渐变为硅化、伊利石-绢云母化、粘土化。金银矿化通常与硅化关系密切。

  • 第5题:

    单选题
    云英岩化通常与钨、锡矿产有关,它是()蚀变的产物。
    A

    高温热液;

    B

    中温热液;

    C

    低温热液;

    D

    超低温热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低温热液矿床

    正确答案: a、成矿温度:<200ºC。
    b、矿物组合:辉锑矿、辉铜矿、辰砂、雄黄、雌黄、金银的硒化物及碲化物等。
    c、围岩蚀变:高岭土化、白云石化、明矾石化、玉髓化及蛋白石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低温热液矿床有哪些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 主要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以及似层状汞、锑矿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床其特征?

    正确答案: 目前主要特指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或相邻岩石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成矿温度小于150℃极少数情况下可达300℃,矿床形成的主要深度主要集中在地表下1mK,个别情况下可达2mK,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的一类金、银矿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陆相火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正确答案: ①大地构造环境:矿床形成于岛弧(Au-Te型)及活动大陆边缘(Au-Ag型)。产于粗面玄武质、安山玄武质、安山质、英安质、粗面质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中,多为中、新生代矿床。
    ②矿体产出部位浅,多呈脉状、网脉状、细脉浸染状,受断裂、环状及放射状断裂裂隙及爆破角砾岩筒控制。
    ③矿石有用矿物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碲金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硒银矿等。常见硫化物:黄(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常见脉石矿物:石英、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菱锰矿、镜铁矿、重晶石、绿泥石、蛋白石、玉髓、雄黄、雌黄等。
    ④围岩蚀变强烈并有明显分带,深部为冰长石化,向上渐变为硅化、伊利石-绢云母化、粘土化。金银矿化通常与硅化关系密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哪些是低温热液的标型矿物?

    正确答案: 辰砂、辉锑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陆相火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正确答案: ①大地构造环境:矿床形成于岛弧(Au-Te型)及活动大陆边缘(Au-Ag型)。产于粗面玄武质、安山玄武质、安山质、英安质、粗面质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中,多为中、新生代矿床。
    ②矿体产出部位浅,多呈脉状、网脉状、细脉浸染状,受断裂、环状及放射状断裂裂隙及爆破角砾岩筒控制。
    ③矿石有用矿物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碲金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硒银矿等。常见硫化物:黄(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常见脉石矿物:石英、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菱锰矿、镜铁矿、重晶石、绿泥石、蛋白石、玉髓、雄黄、雌黄等。
    ④围岩蚀变强烈并有明显分带,深部为冰长石化,向上渐变为硅化、伊利石-绢云母化、粘土化。金银矿化通常与硅化关系密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标型矿物

    正确答案: 也称矿物标型种属,是指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矿物种,它的出现,能够作为判定某一特定形成条件的标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云英岩化通常与钨、锡矿产有关,它是()蚀变的产物。

    • A、高温热液;
    • B、中温热液;
    • C、低温热液;
    • D、超低温热液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浅成低温热液型贵金属矿床其特征?


    正确答案: 目前主要特指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或相邻岩石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成矿温度小于150℃极少数情况下可达300℃,矿床形成的主要深度主要集中在地表下1mK,个别情况下可达2mK,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的一类金、银矿床。

  • 第15题:

    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


    正确答案: 指形成深度小于1Km(一般小于500m),形成温度低于300℃(多数低于250℃),以大气降水或建造水为主要成矿流体的贵金属矿床。一般形成于火山活动环境。

  • 第16题:

    多选题
    气化一热液矿床的成矿溶液和成矿物质来源一般有()。
    A

    岩浆热液

    B

    地下水热液

    C

    海水热液

    D

    大气降水

    E

    变质热液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名词解释题
    矿物标型特征

    正确答案: 是指在不同地质时期和不同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于不同地质体中的同一种矿物在各种属性上所表现的差异,这些差异能够作为判断其形成条件的标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名词解释题
    低温热液矿床

    正确答案: 形成温度低于200℃的各种热液矿床,形成深度大多在2km至地表范围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成矿物质在热液中可能的三种迁移形式是()、()和()。

    正确答案: 卤化物、络合物、胶体溶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标型特征与标型矿物

    正确答案: 标型特征:是指能够反映一定形成条件的矿物学现象,它包括矿物标型组合、矿物标型种属和矿物标型特征等三方面。标型矿物:是指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矿物体,它的出现,能够作为判断某一特定形成条件的标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低温热液矿床的围岩蚀变型?

    正确答案: 沸石化
    泥质蚀变
    蛇纹石化
    钠长石化
    青磐岩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热液矿床的围岩蚀变过程中,绢云母化是一种()蚀变。
    A

    高温热液;

    B

    中低温热液;

    C

    低温热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控制热液中成矿物质富集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温度的降低
    热液温度的降低会引起一些成矿元素的化合物或络合物溶解度的减小,导致这些元素的沉淀。同时温度的降低可引起溶液中硫化氢溶解度的增加,因而S的浓度增高,从而有利于硫化物的沉淀。
    2.压力的降低
    能促使某些含挥发分化合物的分解,导致矿质的沉淀
    3.pH值的变化
    许多络合物或易溶的化合物,只能在溶液的一定pH值范围内才是稳定的,当pH值超过这个范围时,就会引起这些化合物的分解和沉淀。
    4.氧化-还原反应
    由于氧化而发生的沉淀还原作用在许多硫化物矿床中对矿石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使硫酸盐还原为还原硫(H2S、HS),而促使成矿元素的沉淀
    5.离子交换反应
    6.不同性质溶液的混合
    当不同成分或不同性质的溶液混合后,会改变含矿热液系统的状态,破坏溶液的化学平衡,促使某些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产生矿物的沉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何谓标型矿物和矿物标型特征?并各举两实例。

    正确答案: 标型矿物是指只在某种特定的地质作用中形成和稳定的矿物,它强调矿物的单成因性。例如:斯石英专属于极高压冲击变质成因,多硅白云母为低温高压变质带的标型矿物。
    矿物的标型特征是指能反映矿物的形成和稳定条件的矿物学特征,简称矿物标型。例如:国内外实验研究成果表明:等轴晶系矿物的晶体形态具有标型意义,立方体{100}指示形成于低温条件下,八面体{111}则为高温下形成。花岗伟晶岩及气成热液矿床中的电气石,有人认为黑色者指示形成温度高于300℃,绿色者是在约290℃条件下结晶而成的,而红色的结晶温度约在150℃。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