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粘虫的危害特点()A.A多食性B.B食叶性C.C迁飞性D.D暴食性

题目

1.粘虫的危害特点()

A.A多食性

B.B食叶性

C.C迁飞性

D.D暴食性


相似考题
更多“1.粘虫的危害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药防治小麦粘虫在()前防治效果最佳。


    正确答案:三棱

  • 第2题:

    简述粘虫的危害习性。


    正确答案: 粘虫食性较杂,寄主植物涉及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藜科、菊科等16个科100多种。主要危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糜子、甘蔗等禾本科作物和黑麦草、三叶草、各种草坪等,也取食多种禾本科杂草这些植物对幼虫发育有不良影响。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幼虫取食叶片,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秆,尤其是在幼虫成群结队迁移时,更是饥不择食,除极少数几种植物外,几乎所有绿色作物被掠食一空,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严重灾害。

  • 第3题:

    简述粘虫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人工采卵:利用谷草、稻草引诱雌虫产卵,在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将叶尖和枯心苗上的卵块采下来,集中销毁。
    2)药剂防治:3龄以前防止效果最佳,常用药剂有90%敌百虫晶体或2.5%的溴氰聚酯、10%的氯氰聚酯、20%的杀灭聚酯乳油等。

  • 第4题:

    粘虫属()夜蛾科。

    • A、尺蛾目
    • B、夜蛾目
    • C、鳞翅目
    • D、粘虫目

    正确答案:C

  • 第5题:

    防治粘虫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①清除园内杂草或于清晨在草丛中捕杀幼虫。
    ②用灯光诱杀成虫,或利用成虫的趋化性,用糖醋液诱杀,按糖、酒、醋、水为2:1:2:2的比例混合,加少量敌百虫。
    ③初孵虫幼虫期及时喷药,喷洒25%爱卡士乳油800-12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35%伏杀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20%哒嗪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稀释3000-5000倍液、2.5%鱼藤精乳油800倍液喷雾,或用100亿活孢子/g的杀螟杆菌菌粉或青虫菌菌粉2000-3000倍液喷雾。
    ④人工摘除卵块、初孵幼虫及蛹。

  • 第6题:

    粘虫的越冬规律和迁飞规律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粘虫越冬的分界线:大致在北纬33°,相当于1月份平均温度0℃等温线上,在此线以北不能越冬;此线以南,冬季气候温暖,粘虫可以越冬。在北纬27°以南,(福建、广东)1月份平均温度在8℃以上,冬季粘虫可以继续繁殖为害,无冬眠现象。
    2.粘虫迁飞的路线:在我国东部地区具有季节性南北持续为害的特点,即从春季开始,从南向北逐代发生,夏季以后又从北向南发生。

  • 第7题:

    危害苜蓿的主要害虫为苜蓿夜蛾、蓟马、()、草地螟等。

    • A、玉米螟
    • B、蝼蛄
    • C、蚜虫
    • D、粘虫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通常在土壤中筑隧道危害草坪草幼苗的害虫是()
    A

    蛴螬

    B

    粘虫

    C

    蝼蛄

    D

    地老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防治粘虫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①清除园内杂草或于清晨在草丛中捕杀幼虫。
    ②用灯光诱杀成虫,或利用成虫的趋化性,用糖醋液诱杀,按糖、酒、醋、水为2:1:2:2的比例混合,加少量敌百虫。
    ③初孵虫幼虫期及时喷药,喷洒25%爱卡士乳油800-12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35%伏杀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20%哒嗪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稀释3000-5000倍液、2.5%鱼藤精乳油800倍液喷雾,或用100亿活孢子/g的杀螟杆菌菌粉或青虫菌菌粉2000-3000倍液喷雾。
    ④人工摘除卵块、初孵幼虫及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粘虫幼虫与叶蜂幼虫的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区别为:头部:额的形状:粘虫幼虫呈“人”字形,而叶蜂幼虫不是;
    单眼:粘虫幼虫6对,叶蜂幼虫1对。
    腹足:粘虫幼虫一般5对,自第3腹节开始着生,腹足掌面有趾钩,叶蜂幼虫6-8对,自第2腹节开始着生,腹足掌面无趾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利用糖醋酒诱集粘虫,这是根据粘虫的()习性。
    A

    昼伏夜出性

    B

    趋化性

    C

    趋光性

    D

    群集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粘虫是()目()科害虫。

    正确答案: 鳞翅,夜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通常在土壤中筑隧道危害草坪草幼苗的害虫是()

    • A、蛴螬
    • B、粘虫
    • C、地老虎
    • D、蝼蛄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粘虫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人工采卵:利用谷草、稻草引诱雌虫产卵,在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将叶尖和枯心苗上的卵块采下来,集中销毁。
    2)、药剂防治:3龄以前防止效果最佳,常用药剂有90%敌百虫晶体或2.5%的溴氰聚酯、10%的氯氰聚酯、20%的杀灭聚酯乳油等。

  • 第15题:

    粘虫属()性毁灭性害虫。


    正确答案:暴食

  • 第16题:

    粘虫属鳞翅目()科。

    • A、尺蛾
    • B、夜蛾
    • C、鳞翅
    • D、粘虫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粘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发生规律,粘虫在北方不能越冬,通常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迁入我省,6月上、中旬幼虫进入3-4令始盛期危害,6月下旬至7月初进入盛期,然后化蛹羽化迁回南方。
    防治措施,
    ⑴诱杀成虫,
    ⑵谷草把诱蛾产卵,
    ⑶化学防治(幼虫2-3龄期,90%晶体敌百虫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3000-4000倍喷雾)。

  • 第18题:

    粘虫俗称()、()和(),按其危害寄主的部位,为典型的()。


    正确答案:行军虫;剃枝虫;夜盗虫;食叶性害虫

  • 第19题:

    填空题
    利用粘虫成虫的趋化性和产卵的趋黄习性,可用()和()诱集粘虫成虫。

    正确答案: 糖醋酒液,枯草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按取食食物范围来分,粘虫的食性为(),但粘虫最喜食()科植物。亚洲玉米螟在分类地位上属于()目()科。

    正确答案: 多食性,禾本科,鳞翅,螟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粘虫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防治策略:考虑到粘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各发生区之间存在互为虫源的关系,在控制本地区粘虫危害时,还应注意尽量压低其种群数量,以减少下代虫源基数,具体来说,就是南方重点加强冬季危害世代和越冬代的防治,江淮流域重点加强第1代的防治。防治技术:防治粘虫必须把幼虫控制在3龄以前,如果超过4龄则进入暴食期,防治效果降低。具体方法有:
    (1)耕作防治。在越冬区,大量压缩麦田面积;通过冬季铲除杂草、清除水稻根茬和春季早灌水沤田等可有效减少越冬虫源。在1~3代发生危害区,通过合理密植,加强田间水肥管理等,可降低卵的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
    (2)诱杀防治。在成虫发生期,田间插放杨树枝把或谷草把、放置糖醋盆诱杀成虫;成虫产卵期在作物田插放谷草把诱卵,定期集中烧毁处理,或人工采卵是传统的防治方法。
    (3)药剂防治。防治粘虫的化学药剂较多,应注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或与环境相容性好的药剂。(4)生物防治。包括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和使用生物农药2个方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粘虫的危害习性。

    正确答案: 粘虫食性较杂,寄主植物涉及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藜科、菊科等16个科100多种。主要危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糜子、甘蔗等禾本科作物和黑麦草、三叶草、各种草坪等,也取食多种禾本科杂草这些植物对幼虫发育有不良影响。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幼虫取食叶片,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秆,尤其是在幼虫成群结队迁移时,更是饥不择食,除极少数几种植物外,几乎所有绿色作物被掠食一空,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严重灾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粘虫有哪些重要习性?如何利用粘虫的习性进行防治和测报?

    正确答案: ①粘虫迁飞能力强,可伴随高空气流的被动传送而进行远距离传播,在测报时应注意对越冬代虫源的监测;②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可利用黑光灯进行测报和防治;
    ③成虫趋化性强,可利用糖醋诱蛾器进行测报和防治;
    ④成虫产卵具有趋枯黄习性,可利用谷草把诱卵进行测报和防治;
    ⑤低龄幼虫具有隐蔽性,常躲藏在心叶、叶丛、叶鞘等隐蔽场所,所以,在田间调查幼虫时应注意这些隐蔽场所的观察;
    ⑥高龄幼虫具有暴食性和群集迁移习性,所以,在防治粘虫时应在低龄期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粘虫俗称()、()和(),按其危害寄主的部位,为典型的()。

    正确答案: 行军虫,剃枝虫,夜盗虫,食叶性害虫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