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动态规划模型中,问题的阶段数等于问题中的子问题数()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第3题:
目标规划问题中最优准则是检验数()零。
第4题:
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第5题:
线性规划问题中自变量仅能取大于等于零的数。
第6题:
关于动态规划问题的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第7题:
把大问题分解成子问题,且子问题有大量重合的问题求解,较好的算法是()。
第8题:
逐次逼近动态规划(DPSA)的核心思想是()。
第9题:
贪心法
分治法
动态规划法
回朔法
第10题:
给定某一阶段的状态,则在这一阶段以后过程的发展不受这一阶段以前的各个阶段状态的影响,而只与当前状态有关,与过程过去的历史无关。
动态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由阶段、状态、决策与策略、状态转移方程及指标函数5个要素组成。
动态规划是求解多阶段决策问题的一种算法策略,当然也是一种算法。
动态规划是一种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相似的子问题,并存储子问题的解而避免计算重复的子问题,以解决最优化问题的算法策略。
第11题:
动态规划分阶段顺序不同,则结果不同
状态对决策有影响
动态规划中,定义状态时应保证在各个阶段中所做决策的相对独立性
动态规划的求解过程都可以用列表形式实现
第12题:
贪心法
分治法
动态规划法
回朔法
第13题:
A、重叠子问题
B、相似子问题
C、互斥子问题
D、有序子问题
第14题:
第15题:
动态规划最优性原理含义原问题的最优解包含其子问题的最优解。
第16题:
动态规划问题中,()指一个问题需要做出决策的步数。
第17题:
对动态规划问题的描述,下列错误的结论是()
第18题:
下列哪个不是动态规划的适用条件()。
第19题:
用动态规划求解一般线性规划问题是将约束条件数作为阶段数,变量作为状态。()
第20题:
将一个较大规模的问题分解为较小规模的子问题,求解子问题、合并子问题的解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的算法是()。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阶段
状态
决策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