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课程内容,“言善信”给管理者的管理建议是()。
A.言出必行,恪守信用
B.以恶劣态度对待下属
C.为下属制定难以实现的目标
D.在组织出现问题时推脱责任
第1题:
善治()
第2题:
翻译: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3题:
在英国,教育督导人员不仅是官员,更是(),是给教育管理部门提专家建议的人。
第4题:
把管理者根据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差异可以分为()。
第5题:
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技术术语是最可接受的?()
第6题: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 问题:请简要翻译上文?
第7题:
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是()。
第8题:
如果计划工作如此关键,为什么有些管理者不做计划?你应该给这些管理者什么建议?
第9题:
基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
综合管理者
专业管理者
第10题:
高层管理者的报告更加具体
基层管理者的报告一般是更长期的
高层管理者的报告显示更少的成本控制
基层管理者的报告包含更多的定量数据和更少的财务数据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老子根据“上善若水”提出的七种建议?()
第14题:
()的表现是同意管理者的观点,采纳管理者建议的行动计划,并且积极执行新的指示。
第15题:
知人善任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16题:
管理者代表应承担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职责。()
第17题: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18题: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征是:办学主体是();受教育权是();管理者的素质看是();从课程内容看是()为尊;从教学方法看是崇尚()。
第19题:
根据管理者所从事的管理活动的范围可以将管理者分为()。
第20题:
如果比较给高层管理者的绩效报告信息与给基层管理者的绩效报告信息()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行政领导
管理者
评价者
专家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