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R1中的无符号数,判断其值的不同范围,做不同的计算 如果R1低于9,则R2=R0x8 如果R1等于9,则R2=R0X9 如果R1高于9,则R2=R0X10

题目

对于R1中的无符号数,判断其值的不同范围,做不同的计算 如果R1低于9,则R2=R0x8 如果R1等于9,则R2=R0X9 如果R1高于9,则R2=R0X1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
更多“对于R1中的无符号数,判断其值的不同范围,做不同的计算 如果R1低于9,则R2=R0x8 如果R1等于9,则R2=R0X9 如果R1高于9,则R2=R0X10”相关问题
  • 第1题:

    设关系R1有r1个元组,关系R2有r2个元组,则关系RI和R2连接后的结果关系的元组数目是______个。

    A.r1+r2

    B.r1*r2

    C.≤r1*r2

    D.≥r1*r2


    正确答案:C
    解析:R1和R2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的元组数目是r1*r2。连接运算是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尔积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因此连接后,结果关系的元组数目应小于笛卡尔积的元组数目。

  • 第2题:

    若有C语言语句“char r1[]="abcd",r2[]={'a','b','c','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数组r1和数组r2存放相同的字符串

    B.数组r1和数组r2的长度相同

    C.数组r1的长度小于数组r2的长度

    D.数组r1的长度大于数组r2的长度


    正确答案:D
    解析:其实这道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大多数人在编写程序时常犯的一个错误。很多人觉得r1和r2只是赋值形式不同,其结果一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r1的初值是一个字符串,所以系统会自动为其加上一个字符串结束符'\0',因此r1的长度为5,而r2的长度为4。注意,这里比较的是数组r1和r2的大小(长度),而不是存储在其中的字符串的有效长度。由于r2没有结束字符'\0',因此strlen(r2)输出不定,不是预期的4,一般输出的是8,依具体机器而定。利用sizeof运算符可以计算出r1、r2的长度,sizeof(r1)输出的是5,sizeof(r2)则输出4,表示r1、r2分别占5、4个字节的内存空间。

  • 第3题:

    需要ARM指令完成的功能是:如果不相等,则进行减法,正确的指令是()。

    A.SUBVSR1,R2,R3

    B.SUBEQ R1,R2,R3

    C.SUBLS R1,R2,R3

    D.SUBNE R1,R2,R3


    正确答案:D

  • 第4题:

    两个电阻R1和R2做串联连接,当R1和R2具有以下数值时,试求串联的等效电阻: ①R1=R2=1Ω;②R1=3Ω,R2=6Ω。
    ①R=R1+R2=1+1=2(Ω)
    ②R=R1+R2=3+6=9(Ω)
    ①的串联的等效电阻是2Ω;②的串联等效电阻为9Ω。

  • 第5题:

    当转换开关的可靠度为1时,非工作冗余系统的可靠度为R1,工作冗余系统的可靠度为R2,则R1与R2之间的关系为()

    • A、R1<R2
    • B、R1>R2
    • C、R1=R2
    • D、R1≤R2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使用RIP协议的自治系统中,如果路由器R1收到邻居路由器R2发送的距离矢量中包含,那意味着()

    • A、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8
    • B、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9
    • C、R1可以经过R2到达net1,跳数为9
    • D、R1不可以经过R2到达net1

    正确答案:C

  • 第7题:

    相关关系中r1=–0.9;r2=0.85;则相关关系密切程度()

    • A、r1高
    • B、r2高
    • C、一样
    •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A

  • 第8题:

    R1=3Ω,R2=6Ω,将R2和R1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为()Ω。

    • A、3
    • B、2
    • C、9
    • D、18

    正确答案:B

  • 第9题:

    由电阻R1=1Ω、R2=2Ω、R3=3Ω组成的串联电路,如果电路总电流I为2A,则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U1、U2分别为()。


    正确答案:2V 3V

  • 第10题:

    一个双摇臂的主动臂的有效半径r1大于从动臂的有效半径r2,则该摇臂的力传动比是:()

    • A、Nf=rl/r2,Nf>1
    • B、Nf=r1/r2,Nf
    • C、Nf=r2/r1,Nf<1
    • D、Nf=r2/r1,Nf>1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电阻R1,R2并联,已知R1>>R2,并联后的等值电阻近似等于R1,即R≈R1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2题:

    R1和R2为两个串联电阻,已知R1=4R2,若R1上消耗的功率为1W,则R2上消耗功率为()。


    正确答案:0.25W

  • 第13题:

    两个电阻R1、R2串联,其中R1=1Ω,R2=2Ω,通过R1的电流为1A,则电阻R1、R2消耗的总功率为( )。

    A.5 W

    B.4 W

    C.3 W

    D.2 W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设关系R1有r1个元组,关系R2有r2个元组,则关系R1和R2连接后的结果关系中的元组数目是______个。

    A.rl+r2

    B.rl×r2

    C.≤rl×r2

    D.≥r1×r2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小端模式下如果从0x30000000到0x30000007存放的一个双字为0x1234567890ABCDEF,且R1=0x30000000,则加载指令LDRB R0,[R1]执行后,R0=___【9】___、LDRH R2,[R1,2]执行后,R2=___【10】___。


    正确答案:0xEF 0x000000EF 0x90AB 0x000090AB

  • 第16题:

    有阻值分别为R1和R2的两个负载,其中R1的电阻值是R2的N倍,把它们并联后接到电源上,则:(”x^m”表示“x的m次方”)()

    • A、流过R1的电流是R2的N倍,R1消耗的功率是R2的N^2倍
    • B、流过R1的电流是R2的1/N,R1消耗的功率是R2的1/N
    • C、流过R1的电流与R2的相同,R1消耗的功率是R2的1/N^2
    • D、流过R1的电流与R2的相同,R1消耗的功率是R2的N倍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有R1和R2两个电阻串联,已知R1=2R2,R1消耗功率为8W,则R2消耗的功率为()W。


    正确答案:4

  • 第18题:

    使用RIP协议的自治系统中,如果路由器R1收到邻居路由器R2发送的距离矢量中包含,那么()

    • A、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16
    • B、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17
    • C、R1可以经过R2到达net1,跳数为17
    • D、R1不可以经过R2到达net1(RIP规定最大跳数为15,若跳数为16则不可达)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由厚度都相同的平壁组成的三层平壁而言,若λ1>λ2>λ3,则热阻R1,R2,R3之间的关系为()。 

    • A、R1>R2>R3
    • B、R1<R2<R3
    • C、R1>R3>R2
    • D、R3>R1>R2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R1、R2相串联,已知R1=3R2,若R1消耗的功率为3W,则R2上消耗的功率是()

    • A、0W
    • B、1W
    • C、3W
    • D、9W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已知某段导体的电阻为R1,如果将此导体切成两截,然后再合起来形成电接触,测得其电阻为R2,则R1、R2的关系是: ()

    • A、R1< R2
    • B、R1> R2
    • C、R1=R2
    •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已知某段导体的电阻为R1,如果将此导体切成两截,然后再合起来形成电接触,测得该段导线电阻为R2,则R1、R2的关系是:()

    • A、R1<R2
    • B、R1>R2
    • C、R1=R2
    •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有一金属环,由两个半圆组成,电阻分别为21RR和,一均匀磁场垂直于圆环所在的平面,当磁场强度增加时,如果R1〉R2,ΦA()ΦB;如果R1〈R2,ΦA()ΦB;如果R1=R2;ΦA()ΦB(括号内用〈;〉;=)。


    正确答案:〉;〈;=

  • 第24题:

    单选题
    某ARM指令完成的功能是“如果相等,则进行带进位的加法”,该指令是()。
    A

    ADCNE R1,R2,R3

    B

    ADDEQ R1,R2,R3

    C

    ANDEQ R1,R2,R3

    D

    ADCEQ R1,R2,R3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