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猪群通过8个世代的选择,达100kg日龄的选择反应为-2.2d,若此猪的世代间隔为1.5年,则年遗传进展为-1.47d。
第1题:
选择强度是标准化的()。
第2题:
猪的选种性状中,准确性较高但速度较慢需要1、5-2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从而延长了世代间隔的选种方法是()。
第3题:
世代间隔与年改进量
第4题:
采用()可以纯化猪群的遗传结构,提高其同质性,使猪群的遗传性状趋于稳定。
第5题:
某猪群180日龄重的标准差为10kg,该性状的h2为0.25,现该猪群留种率为20%(选择强度为1.402),下一代该性状可望提高多少公斤?
第6题:
下面哪个因素不会影响选择反应()。
第7题:
世代间隔越短,选择的遗传进展反而越快。
第8题:
估计准确度
世代间隔
选择强度
以上全部
第9题:
留种率
选择差
育种值估计准确度
世代间隔
第10题:
选择反应
代选择反应/世代间隔
选择差
遗传进展率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世代间隔越短,遗传进展越慢。
第14题:
猪的品系繁育中,零世代基础群的规模,一般以8头公猪()头母猪为宜。
第15题:
一般猪对温度的要求是:哺乳仔猪为()℃,50kg左右的猪为()℃,成年猪(100kg以上)为()℃。
第16题:
育种时应()世代间隔,保种时应()世代间隔。
第17题:
选择差除以该性状的标准差称为()。
第18题:
遗传率与育种选择的关系:根据性状遗传率的大小,容易从表现型鉴别不同的基因型⇒较快地选育出优良的新的类型。狭义遗传率较高的性状,在杂种()世代进行选择⇒收效比较明显;而狭义遗传率较低的性状,则在杂种()世代进行选择
第19题:
一般来说,凡是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在杂种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效果()。
第20题:
选择准确度
育种值方差
选择强度
选择准确度、育种值方差、选择强度以及世代间隔
第21题:
留种率
选择反应
世代间隔
选择强度
第22题:
第23题:
遗传变异
选择强度
世代间隔
留种率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