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济学家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对经济学家的需求是无弹性的,那么经济学家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全体经济学家收入的增加。
第1题:
经济学家是如何评论完全竞争市场的?
(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可以充分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通过这种调节实现了:第一,社会的供给与需求相等,从而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生产者的生产不会有不足或过剩,消费者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第二,在长期均衡时所达到的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这说明通过完全竞争与资源的自由流动,使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了最有效的发挥。第三,平均成本最低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也是最低的,这对消费者是有利的。(2)完全竞争市场也有其缺点,这就在于:第一,产品无差别,这样,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第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这样,他们就没有能力去实现重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而不利于技术发展。第三,在实际中完全竞争的情况是很少的,而且,一般来说,竞争最终也必然引起垄断。
第2题:
A、工会的垄断
B、市场的完全竞争性
C、企业的垄断
D、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上升
第3题:
A.供给富有弹性
B.供给无弹性
C.单位供给弹性
D.供给弹性无穷大
E.客户质量弹性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最早研究外部效应的经济学家是()。
第7题:
解释那些怀疑有效市场的经济学家的观点。
第8题:
在经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过后,有经济学家认为导致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市场所带来的过剩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政府活动可以增加有效需求,从而缓解甚至消除过剩危机。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性经济学家是()
第9题:
斯密
哈耶克
弗里德曼
凯恩斯
第10题:
完全无弹性
相对富有弹性
相对缺乏弹性
完全弹性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英国经济学家科斯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
美国经济学家庇古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
第13题:
经济学家是如何评论垄断市场的?
(1)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对经济是不利的原因在于:第一,生产资源的浪费。这就表现为,与完全竞争相比,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而产量低。第二,社会福利的损失。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消费者所付出的价格高,就是消费者剩余的减少,这种减少则是社会福利的损失。(2)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垄断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首先,在一些行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其次,垄断企业可以以自己雄厚的资金与人才实力实现重大的技术突破,有利于技术进步;最后,尽管在一国国内是垄断的,有效率损失,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有利于一国世界竞争力的提高。
第14题:
如果由于供给的增加,市场价格下降5%,但市场上成交量没有变化,那么需求曲线最好看作是:()。
A、完全无弹性
B、相对富有弹性
C、相对缺乏弹性
D、完全弹性
第15题:
下列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态
B.完全竞争性是经济学家分析市场的起点
C.一般认为现实中与完全竞争市场比较接近的是服务市场
D.由于完全竞争的理论价值,完全竞争理论迄今仍是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分析的基础
第16题:
第17题:
随着数理经济学的迅速发展,西方经济学家日益划分为()两个集团。
第18题:
提出垄断竞争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萨缪尔森
第19题:
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的代表学者是()。
第20题:
下列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第21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他们一开始认为经济学家很受欢迎,很值钱虽然经济学家供给大,但是需求更大
他们最后发现,经济学家不受待见对经济学家大脑的需求很少,可是经济学家的大脑供应更少,因为尽管经济学家供给多,可是每个经济学家没有多少大脑
这些经济学家受过良好的供求均衡价格理论训练
上述解释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