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 )情况下产生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A.张某租用李某的住房6个月,但支付了3个月租金后,拒绝支付另外3个月的租金B.旅客甲寄存在火车站附近行李寄存处的旅行箱被丢失C.某服装专卖店出售残次服装但未声明,购买人要求该专卖店赔偿损失D.李某被邻居张某可成轻伤E.甲拒不履行与乙签订的合同

题目

下列( )情况下产生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A.张某租用李某的住房6个月,但支付了3个月租金后,拒绝支付另外3个月的租金

B.旅客甲寄存在火车站附近行李寄存处的旅行箱被丢失

C.某服装专卖店出售残次服装但未声明,购买人要求该专卖店赔偿损失

D.李某被邻居张某可成轻伤

E.甲拒不履行与乙签订的合同


相似考题

2.张某与房东李某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租期自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双方约定,张某先预付半年租金,满6个月时(2012年3月1日)再支付其余租金。经履行法定程序后,张某按期入住。2012年3月1日,张某继续在李某的房屋居住但拒绝支付其余租金。2012年5月1日,经李某多次催讨,张某写下保证书,保证于2012年7月31日前付清房租,但到期仍未支付。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第下列各小题。下列争议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是(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引起的争议B.延付或者拒付租金引起的争议C.因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引起的争议D.因运输的商品丢失或损毁引起的争议下列情形中,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A.权利人提起诉讼B.当事人一方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C.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D.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诉讼请求权李某对张某主张租金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A.2012年3月2日至2013年3月1日B.2012年3月2日至2014年3月1日C.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D.2012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如果李某于2013年4月10日突然去世,其子女为争夺遗产继承权而诉至法院。2013年6月10日,法院作出二审判决。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B.因李某突然去世,无法确定继承人,对张某主张租金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于2013年4月10日中止C.李某的继承人应在2013年7月31日之前对张某提起诉讼D.李某的继承人应在2013年9月31日之前对张某提起诉讼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更多“下列()情况下产生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A.张某租用李某的住房6个月,但支付了3个月租金后, ”相关问题
  • 第1题:

    李某租用张某的库房一年,并与之签订合同,但从合同规定的交付租金日起,李某就拒付张某租金,若张某对其起诉,诉讼时效期间为()。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答案:B
    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 第2题:

    2003年4月1日张某被李某打了一顿,张某当时只觉得疼痛,后来由于疼痛难忍,张某于2003年5月1日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肋骨骨折。2003年5月10日张某找到李某,要求李某赔偿,李某拒绝赔偿。2003年9月10日张某被人绑架,直至2004年1月8日张某才被解救出来。2004年9月5日张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赔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请求权的20年诉讼时效期间从2003年5月1日起算
    B:2003年5月10日张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断
    C:2003年9月10日张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D:2004年9月5日张某的请求权已经超出诉讼时效

    答案:B,D
    解析:
    20年诉讼时效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不是从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张某请求权的20年诉讼时效应从2003年4月1日起算,不应当从5月1日起算,所以A选项不正确。2003年5月10日张某要求李某赔偿,即要求李某履行义务,因此诉讼时效期间中断,所以B选项正确。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第1项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张某的1年诉讼时效期间应从2003年5月10日开始计算。2003年9月10日张某被人绑架,不能行使请求权,但是2003年9月10日距离2004年5月10日还有8个月,不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此2003年9月10日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张某被绑架的事实持续存在,直至2003年11月10日仍持续存在,2003年11月11日开始诉讼时效中止,所以C选项不正确。2003年11月11日诉讼时效中止,2004年1月8日张某被解救,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诉讼时效应继续计算,从2004年1月8日起再继续计算6个月,即截至2004年7月8日,张某于2004年9月5日提起诉讼,已经超出诉讼时效期间,所以D选项正确。

  • 第3题:

    2003年4月1日张某被李某打了一顿,张某当时只觉得疼痛,后来由于疼痛难忍。张某于2003年5月1日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肋骨骨折,2003年5月10日张某找到李某,要求李某赔偿,李某拒绝赔偿,2003年9月10日张某被人绑架,直至2004年1月8日张某才被解救出来,2004年9月5日张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赔偿,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张某请求权的20年诉讼时效期间从2003年5月1日起算
    B.2003年5月10日,张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断
    C.2004年3月10日,张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D.2004年9月5日.张某的请求权已经超出诉讼时效

    答案:B,D
    解析:
    《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张某请求权的20年诉讼时效应从2003年4月1日起算,不应当从5月1日起算.所以A选项不正确。 《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B选项正确。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张某的1年诉讼时效期间应从2003年5月10日开始计算,2003年9月10日张某被人绑架,不能行使请求权,但是2003年9月10日距离2004年5月10日还有8个月,不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此2003年9月10日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张某被绑架的事实持续存在.直至2003年11月10日仍持续存在,2003年11月11日开始诉讼时效中止.所以C选项不正确。
    2003年11月11日诉讼时效中止,2004年1月8日张某被解救,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从2004年1月8日起再继续计算6个月,即截至2004年7月8日,张某于2004年9月5日提起诉讼,已经超出诉讼时效期间.所以D选项正确。

  • 第4题:

    李某欠张某5万元,双方约定于2012年5月2日李某偿还张某的借款,但2012年6月2日,李某仍未还钱,于是张某向李某表示同意其延期履行债务,此行为在法律上将产生的效果是()。

    A.改变法定时效期间
    B.诉讼时效的延长
    C.诉讼时效的中断
    D.诉讼时效的中止

    答案:C
    解析: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本题中,张某同意李某延期履行债务属于“请求”。

  • 第5题: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一定期间内,债权人因不可抗力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该期间为( )。

    A.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
    B.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9个月
    C.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6个月
    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9个月

    答案:A
    解析:
    根据规定:“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因不可抗力或其它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