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公安赔偿的发生有两种情况:一是公安机关主动作出,二是法院判定公安机关履行赔偿责任 ”相关问题
  • 第1题:

    刘某(15周岁,中学生)因参与打架斗殴被甲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被乙检察院批准逮捕,后被丙法院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宣告无罪。为此对刘某应 。( )

    A.甲公安机关赔偿

    B.乙检察院赔偿

    C.丙法院赔偿

    D.不予赔偿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在刑事赔偿程序中,公安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赔或请求人对其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请求人可采用的法律救济途径为( )。

    A.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复议然后向法院提起刑事赔偿诉讼

    B.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复议

    C.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D.向法院提起刑事赔偿诉讼


    参考答案:B

  • 第3题:

    罗某受到朱某的人身威胁,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未采取任何措施。三天后,罗某了解到朱某因涉嫌抢劫被刑事拘留。罗某以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要求赔偿精神损失。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安机关确未履行法定职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因朱某已被刑事拘留,法院应当判决驳回罗某起诉
    B:法院应当判决确认公安机关不履行职责行为违法
    C:法院应当判决公安机关赔偿罗某的精神损失
    D:法院应当判决驳回罗某的行政赔偿请求

    答案:B,D
    解析:
    根据2014年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第74条第2款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一)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二)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本案中,罗某报案后公安机关未采取任何措施,确未履行法定职责,法院应判决确认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违法。故选项A的说法错误,B项正确。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款的规定,只有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已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实际”的损害时,受害人才可以依法取得国家赔偿。本案中,公安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并未对罗某造成实际的损害,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另外,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5条的规定,本案中公安机关不作为的行为不属于《国家赔偿法》规定应予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范围,不符合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所以选项C错误,D项正确。

  • 第4题:

    刘某因抢劫被刑事拘留。15日后,公安机关查明刘某尚未满14周岁,遂依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释放刘某。刘某的父亲提出赔偿要求,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公安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

    B、公安机关不承担赔偿责任

    C、公安机关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D、公安机关承担有限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B

  • 第5题:

    罗某受到朱某的人身威胁,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未采取任何措施。三天后,罗某了解到朱某因涉嫌抢劫被刑事拘留。罗某以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要求赔偿精神损失。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安机关确未履行法定职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因朱某已被刑事拘留,法院应当判决驳回罗某起诉

    B.法院应当判决确认公安机关不履行职责行为违法

    C.法院应当判决公安机关赔偿罗某的精神损失

    D.法院应当判决驳回罗某的行政赔偿请求


    正确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