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成熟的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学教育体系中,经济学理论必须更面对现实,经济政策也必须以理论逻辑为依归。但是,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应该靠学科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靠科学的学科分工和职业定位,而不是靠个人的能力或者角色转变。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学理论不面对现实,就不能制定出积极的经济政策
B.作为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经济政策不能根据经济学家的角色而制定
C.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的结合要以学科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为基础
D.能否制定出合理的经济政策要看经济学家的能力如何
第1题:
在政府经济学学习中,还应注意各种政府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把握政府经济行为的前因后果,理解政府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制定和实施施的理论依据,提高学习效果。()
第2题:
第3题: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
A执行国际经济政策
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
C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
D提高经济效率
E改善收入分配
第4题:
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
第5题:
在经济学理论中,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除了稳定增长之外还有()。
第6题:
如果过去的政策使得经济免受总供给和总需求冲击的影响,那么历史证据会()。
第7题:
政府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为()。
第8题: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经济政策主张的特点是什么?
第9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10题:
市场
政府
公共物品
经济政策
第11题:
经济学理论不面对现实,就不能制定出积极的经济政策
作为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经济政策不能根据经济学家的角色而制定
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的结合要以学科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为基础
能否制定出合理的经济政策要看经济学家的能力如何
第12题:
执行国际经济政策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
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
提高经济效率
改善收人分配
第13题:
下列哪些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
A、生产者行为
B、经济不稳定的原因
C、消费者行为
D、经济政策如何制定
第14题:
第15题:
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第16题:
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必须围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制定和实施()的财税政策和评价体系,提高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17题:
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第18题:
在采用反馈规则时,制定经济政策的方法称为()。
第19题:
试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经济政策主张。
第20题:
使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成为更加完整的体系的著作是()。
第21题:
如果过去的经济波动是由于不适合的经济政策,那么历史证据会()。
第22题:
执行国际经济政策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
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
提高经济效率
改善收入分配
第23题:
均等化
差别化
统一化
第24题:
服从全国经济政策整体发展的需要
服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
服从全国社会发展大需要
服从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