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
B错
第1题:
由于静电放电产生电火花,因此,如果穿化纤衣服下井,遇到工作地点甲烷超限,就可能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
第2题:
油品流动、搅拌、过滤、冲击、人员活动和穿脱衣服都可能产生静电,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 )。
A.起火
B.燃烧
C.爆炸
D.火花放电
第3题:
煤气管道如破裂发生泄漏或气体放空时,煤气高压喷出时由于速度较快,均可产生高电位的静电。
第4题:
发现室内有煤气泄漏时,切勿开、关电灯,不要打电话、手机,以免引起()而引爆煤气。
第5题:
燃气泄漏时,千万不要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设备,以免产生火花,引发爆炸。
第6题:
在易燃易爆生产场所穿化纤工作服会产生静电火花,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第7题:
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爆炸或火灾。
第8题:
油品流动、搅拌、过滤、冲击、人员活动和穿脱衣服都可能产生静电,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单一性爆炸
爆炸燃烧
泄漏燃烧
混合型爆炸
第11题:
进入可燃气体区域(或现场)的人员,要佩戴空气呼吸器,穿着防毒衣,勿使皮肤外露。
进入现场人员严禁穿钉鞋和化纤衣服,一般采取淋湿衣服的措施,防止产生静电火花;操作各种消防装备、器材时,严禁打出火花。现场如需堵漏时,应使用无火花工具。
为排除室内可燃气体,须破拆门窗时,应选择下风向或侧风向门窗破拆,并防止产生火花引起可燃气体爆炸。现场破拆人员要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做掩体,防止冲击波、热辐射的伤害。
注意观察储气柜(罐)爆炸征兆。当发现储气罐有爆炸前的征兆时,应及时组织撤退。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发生煤气泄漏时,脱下化纤类衣服时,不能过快,以免由于静电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第15题:
苯在沿管线流动时,流速过快,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很容易引发( )。
第16题:
在开启氧气瓶阀和减压器时,操作者应站在侧面瓶嘴不准对着行人过道,缓慢开启,防止气体流速过快,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燃烧爆炸。
第17题:
静电产生的火花易引起燃烧爆炸。
第18题:
为了防止易燃介质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对从事易燃介质压力容器的作业人员,应严禁穿化纤衣服、钉鞋,防止静电产生。
第19题:
操作人员穿戴化纤面料的服装,进行生产操作时,由于摩擦也极容易产生静电火花。()
第20题:
防止静电着火事故的措施有()。
第21题:
电火花
高温
火花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