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模拟法
B确定性方法
C解析法
D概率性方法
第1题:
电气主接线可靠性的计算程序()。
A根据主接线的形式,列出其中所有元件
B给出每个元件的故障率、修复率和停运时间
C确定系统故障判据,即确定主接线正常和故障条件
D建立数学模型,选择要计算的可靠性指标
E采用合适的可靠性计算方法
第2题:
从包含的元件角度看,回路的故障停运范围较设施的故障停运范围广。
A对
B错
第3题:
元件停运模式通常可分为()和()两类。
A独立停运、相关停运
B计划停运、相关停运
C独立停运、计划停运
D独立停运、强迫停运
第4题:
()模型是进行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基础。
A系统停运
B独立停运
C元件停运
D相关停运
第5题:
具有如下特点的事件:第一个元件的失效引起第二个元件失效,第二个元件的失效引起第三个元件失效,依次类推。称为()。
A连锁停运
B共因停运
C强迫停运
D相关停运
第6题:
根据元件故障、修复、切换、安装等过程的统计参数,通过对系统运行方式和元件故障模式的概率模拟,计算负荷点、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指标,得到概率可靠性指标和概率经济指标,从而对系统的可靠性能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的方法称为()。
A模拟法
B确定性方法
C解析法
D概率性方法
第7题:
从包含的元件角度看,回路的故障停运范围较设施的故障停运范围广。
第8题:
可靠性预计说法正确的有()。
第9题:
保证已确定的工件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更的装置,称为引导元件。
第10题:
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现象时应紧急停运。()
第11题:
高频阻波器内元件着火、爆炸,应立即申请停运,停运前应远离设备。
第12题:
第13题:
可修复元件连续停运时间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也称为()。
平均修复时间
略
第14题:
可修复强迫失效可通过元件()的稳态循环过程来模拟。
A“停运-运行-运行”
B“运行-停运-运行”
C“运行-运行-停运”
D“运行-运行-运行”
第15题:
通常根据预想的元件故障(规定电力系统应能承受的发电系统或输电系统计划和非计划停运组合),通过计算分析给出系统性能的方法称为()。
A模拟法
B确定性方法
C解析法
D概率性方法
第16题:
元件可靠性研究主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确定元件可靠性参数
B建立元件可靠性参数的估计模型
C建立元件可靠性模型
D建立元件薄弱环节模型
第17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元件的可靠性参数()。
A故障率
B修复时间
C平均停运持续时间
D继电保护动作时间
第18题:
组合电器元件的运行事件应按照()在组合电器元件运行事件中填报。
A元件所在间隔
B引起停运的部件
C元件所在套
D元件所在站
第19题:
保证已确定的工件位置,在机工过程中不发生变更的装置叫()。
第20题:
提高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必须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第21题:
在机床夹具中,保证已确定的工件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更的装置,称为()。
第22题:
锅炉在()情况下应做超压试验。
第23题:
标准元件
冗余元件
耐环境设计
维修性设计